9 d8 h& i" w, V- G' J
) {, ?7 A8 M# j. U* \4 u 孔融
& l, B1 Y7 T+ P$ m7 a' C; X
' V+ A# O6 M3 j+ N7 v “想当然”这个常用词是很有来历的,著名的文人最喜欢“想当然”。 . X+ L- K( Y. t) ?
% m' }1 ^# a$ D5 E “想当然”一词,按照《辞源》的解释:“凭主观以为如此。”带有明显的贬义。今天我们常讲:“办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可以想当然。”“想当然”几乎等同于不切实际甚至是妄想了。但“想当然”的本意并非如此。 + u# r* [6 I/ y3 i; {
2 O0 q! }# X9 ]' y% G
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俘获了袁熙的妻子甄氏,甄氏貌美,被曹丕强占。事情闹得舆论哗然,孔融得知此事后写信给曹操:“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却不知道这个典故的由来,于是特意询问,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便是“想当然”的由来。曹操明白了孔融的讽刺,心里自然不快,以后借口杀孔融,或多或少与这“想当然”有些干系。
( p* x. N% M! W3 L" Z1 S
# f: q) F! i; V& Y0 b# w+ | 孔融“想当然”惹下了麻烦,后世又有一位大学问家照葫芦画瓢来了个山寨版的想当然。据《石林燕语》卷八:“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然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这则故事在宋代有多部笔记记载,可见当时传为美谈。苏东坡想当然的做法不但没有惹祸,反而科场高中,运气比孔融好得太多了。
, I$ ^ R# I& L* X% O4 e
2 K& o) s/ D: U& _! B7 O# _ 从这两个著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想当然”,其实是一种假借古人编造故事为己所用的手法,这种手法有两个要点:“想”是假想、设想,“当然”是按照情理推测存在某种必然。也就是说,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应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历史背景,是很有讲究的,与一般的胡编乱造大有区别。如此看来,“想当然”并非完全没有依据,与今天我们所批评的“想当然”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
1 O% x2 q' L. c V, D1 [: i$ |' @! d0 S% f" X
这种“想当然”的叙述手法其实类似寓言,假借古人尤其是名人编个故事用来说明一定的道理。其实很多寓言都是“想当然”的,比如《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想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