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70|回復: 0

[古代科技] 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史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0-7-29 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科技日报
苘麻、亚麻和黄麻在古代麻类作物中比重都较小,苘麻和亚麻主要在北方种植,黄麻则主要分布在南方。总的是分布不广,处于零星种植状态。


    用途的多样化  中国古代主要是利用麻的纤维织布,麻布是棉布普及前一般人民最主要的衣着原料。麻纤维还很早就被用作造纸原料,1957年曾在西安灞桥西汉早期墓葬中发现一片麻纤维制成的残纸,说明在东汉蔡伦以前,可能已知用麻纤维造纸。此外,麻纤维还被用来制作毯被、雨衣、麻鞋等。麻类作物的某些部分在古代也作食用。汉以前曾把大麻子列为五谷之一。明、清时苎麻的根和苘麻子都是救荒食物。一些麻类作物的种子常被用作饲料和肥料,榨油供食用或作涂料、燃料。大麻的子和花、苎麻的根和叶、亚麻子和黄麻叶还都可供药用。


    栽培技术  中国古代在大麻和苎麻的栽培技术方面,都有丰富经验。《管子・地员》篇中提出“赤垆”和“五沃之土”适宜种麻,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已对适宜大麻生长的土壤有所认识。大麻是雌雄异株植物,古时雄麻称□,雌麻称苴;雄麻以利用麻茎纤维为目的,雌麻以收子为目的,二者的栽培技术各不相同。《吕氏春秋》“审时”、“任地”两篇中都提到种麻,但未指明是纤维用还是子实用。西汉《□胜之书》中则已明确指出:“种□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宁失于早,不失于晚。”东汉《四民月令》提到“二三月可种苴麻”,“夏至先后各五日,可种牡麻(即雄麻)”。到北魏时《齐民要术》已将纤维麻和子实麻分开叙述;明确指出苴麻宜早播,但麻不宜早播,二者收获都在“穗勃、勃如灰”之后即开花盛期进行,可获得最好的纤维和较高的产量。至于麻田的间作、套种一般指苴麻田。大麻的食用和衣着用在古代都同样重要,以后随着芝麻、花生等的扩种,食用大麻日益减少。而衣着用大麻也因棉花的扩种,逐渐转为造纸等原料。


    苎麻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法,据明代《农政全书》的记载已知二法各有利弊,各有所用。无性繁殖有分根、分株和压条3种方法,19世纪末已注意到苎麻种根的选择,分株和压条最早见于《农桑辑要》。《三农纪》更明确指出“苎已盛时,宜于周围掘取新科移栽,则本科长茂”,说明采取分株的目的,除为繁殖外,也为使本株繁盛。《农政全书》称“今年压条,来年成苎”,说明古代采用压条法,是为了快速繁殖。当时常把这 3种方法综合运用于老苎园的更新和新苎的繁殖。为了保护麻蔸安全越冬,古代多用粪肥壅盖,以防冻、施肥。用来培壅的肥料有牛马粪、糠秕、灰、塘泥、厩泥、杂草和破草席等。关于苎麻的收获,《士农必用》指出“收苎作种,须头苎方佳”,已认识到头苎养分完全集中在母株上,可使子实的生长更为良好。麻皮的收获方法则因不同的繁殖方法而异。用种子繁殖的,据《群芳谱》说“子种者三四年之后,方堪一刈,切忌太早”。无性繁殖的,据《种苎麻法》说“本年春新栽(分根)之麻,至五月间,仅长尺许,宜尽行砍伐,至秋始可剥”,说明要比有性繁殖的快得多。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