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26|回復: 0

[汉语词典] 汉语文字“在”词性研究与语法化研究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1-6-9 15: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魅力网
古汉语文字学界对上古汉语“在”的词性,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在”只有动词的用法,另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在”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从目前的材料整理来看,汉代以前的文献中,“在”作为介词的用例并不多见,汉代以后才逐渐增多。那么“在”语法化的过程和细节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介词和动词的区别及鉴别标准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春秋左传》中“在”的用法
  《春秋左传》(下简称《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著作,在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先秦时期宝贵的语言资料。对于《左传》的语法研究,从晋代杜预为《左传》作注开菇就有零星论述,后世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杨伯峻、何乐士、管燮初、赵大明、王鸿滨等一批学者对《左传》作的专题研究,就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科学系统的理论成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对《左传》中出现的“在”考察如下。
  《左传》中的“在”共出现468次,其中多数用为动词,共435例。例如:
  连称有从妹在公宫。(《左传・庄公八年》)
  有文在其手曰友。(《左传・阂公二年》)
  今君虽终,言犹在耳。(《左传・文公七年》)
  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左传・襄公三年》)
  今君在国,女用兵焉。(《左传・昭公元年》)另外,“在”作为介词的用例有33例。
  (一)介引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在《左传》中,介词“在”多用为介引动作行为发生的住所,从介词短语所处的句法位置可以看出,“在十处所”多数是位于谓语动词后的,表示动作到达或状态行为发生的处所。
  例如:
  明日以表尸之,皆重获在木下。(《左传・宣公十二年》)
  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左传・襄公十一年》)
  寡君使瘩闻君不抚社翟,而越在他竟,若之何不吊。(《左传・襄公十四年》)
  名藏在诸侯之策,曰:“孙林父、育殖出其君。”(《左传・襄公二十年》)
  君淹恤在外,十二年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亡矣,幸而获在吴越。(《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左传・昭公十二年》)
  兹不毁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效底。(《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藏在周府,可覆视也。(《左传。定公四年》)
  (二)介引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位于谓语动词之前
  在晋先君悼公九年,我寡君放是即位。(《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泵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死在朝夕,无助天为虐。(《左传・昭公二年》)
  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左传・昭公五年》)
  (三)介引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
  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左传・昭公九年》)
  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左传・昭公九年》)
  民人之有谋主也。(《左传・哀公十一年》)
  二、《史记》中“在”的词性分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历史、文学和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它的内容涉及哲学、文学、民族学、医学、军事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很多方面,记录了西汉时期语言的实际面貌,是研究当时语言特点的宝贵材料。对于《史记》的研究,前人己经作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很多卓著的成果。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史记》中出现的“在”进行彻底地考察,对其动词和介词用法加以分析。
  《史记》中的“在”字共出现814次,其中大多数仍然还是用为动词,这一点也是没有争议的。举例如下:
  平阳在河东,河东晋地,分为魏国。(《史记・三代世表》)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史记・乐书》)
  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史记。晋世家》)
  今楚兵十余万在方城之外。(《史记・韩世家》)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史记・刺客列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上述几例中的“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存在和发生,为存在,生存之意。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上述例子中的“在”为“啥于,处于”之意。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论语・季氏》)
  上述例子中的“在”为“决定于,取决于”之意。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放地,在人。(《论语・子张》)
  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联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联躬。(《论语・尧日》)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论语・尧曰》)
  以上诸例中的“在”是“在于”之意。另外,《论语》中“在”的介词用例共有11例。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韶,舜时期的乐章名。子在齐闻韶,意在说明孔子在齐国听到的《韶》的乐章,而不是要说明孔子在齐国这个事实,因此,把这一句中的“在”理解作介词为妥。整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邦,国,国家;家,卿大夫的分封领地。整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在国家做事时没有怨恨,在卿大夫家做事时也没有怨恨。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闻,在这里为动词,有名望,有名声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做国家的官时一定有名望,在大夫家工作时一定有名望。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者也,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达,在此为动词,遇事行得通。上面一段话的意思是,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这种人,做国家的官时固然事事行得通,在大夫家一定事事行得通。至于闻,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德,实际行为却不如此,可是自己竟以仁人自居而不加疑惑。这种人,做官的时候一定会骗取名望,居家的时候也一定会骗取名望。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论语・卫灵公》)
  陈,春秋时国名,故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安徽北部一带。绝,断绝。“在陈绝粮”旨在说明断绝粮食的地点是在陈国,而不是强调孔子是在陈这个地方。因此,“在陈”之后点断不妥,此处的“在”当为介词。整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断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爬不起来。
  三、“在”的语法化过程
  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某个实词由于词义演变或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转变,由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实词转化为无实在词汇意义、只表示某种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或现象。也就是说,那些实义词语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失去实义而变成表达语法范畴的虚词或构词构形虚语素。我国对汉语词语虚实的研究起源较早,早在宋代的文献材料中就己经提出了“实字”“虚字”的术语,周辉《清波杂志》卷七:“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元代周伯琦在《六书正讹》中说:“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把汉语的词语分为了虚实二类,他认为“凡字以联实字相关之义者,曰介字。”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介词与动词的关系,“介字用法,与外动字大较相似。故外动字有用如介字者。反是,而介字用如动字者,亦有之。”
  “语法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提出的。其后,国外语言学家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随着国外语法化理论的引进,我国的语言学家开始运用这一新的理论对汉语语法进行历时平面的研究,也解决了不少语法学界存在争议的问题。
  目前,就“语法化”这一理论,语言学界形成了一些广泛的共识,刘丹青对制约介词语法化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如下:
  (1)单向性原则。由语法化遵循共同的方向,不存在逆向变化。语义上,由具体实在到抽象空灵,由表示概念到表示关系;句法上,搭配范围由小到大,语序由自由到固定,单位由独立到依附;语用上,由语境制约到语境自由,由语用色彩强到语用色彩弱;语音上,强变弱,长变短,繁变简。
  (2)渐进性原则。语法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渐变,没有突变。由实到虚的几个阶段可以并存,因此,在由实到虚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中间模糊状态。
  (3)左右不对称原则。在语法化过程中,即使是表示同样功能的虚词,前置者往往比后置着更容易保持其句法独立性。
  下面,我们根据上述原则,对“在”的语法化过程作一个简要的讨论。
  上古汉语中,介词短语“在十宾语”所介引的成分正逐渐由意义比较具体实在的名词向比较抽象空灵的名词发展。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中的介词主要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在”也不例外。动词在刚开始虚化的时候,其动词性是强于介词性的,虚化的痕迹并不明显;在渐渐虚化的过程中,动词用法与介词用法不断竞争,有的介词用法逐渐占据上风,形成了典型的介词,有的却长期处于竞争状态,本文讨论的“在”就属于后者。
  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一书中认为:
  有人说,“在”字在诗经时代起就被作为介词了,并举出下面这些例子:
  子在齐闻韶。(论语・述而)
  在陈绝粮。(同上。卫灵公)
  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在岐梁径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胸衍之戎。(汉书,匈奴传)
  从历史观点看,这是不可能的。《诗・小雅》“鱼在在藻”,只是用“在”字足句。
  《论语》“在齐闻韶”、“在陈绝粮”,《汉书》“岐梁径漆之北”都只是谓语形式作状语,《史记》“其在成周”,则是名词性词组做状语。这些“在”字都是动词,不是介词。
  我们认为,以语言的历史观和系统观来看,王力、郭锡良等诸位先生的结论是毋庸置疑的。在上古时期,“在”虚化的程度还不是特别明显,多数情况下还是用作动词。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语法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渐变,没有突变。”②那么,从理论上推断,一个词语在从动词向介词虚化的过程中就应该会经历动词一亦动亦介~介词这样三个阶段。当“在”处于“亦动亦介”这一阶段时,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种用法。并且即便到了现代汉语中,“在”也仍然是一个动介兼类词。
  在本文认定的介词“在”的用例中,“在十宾语”所构成的介宾短语一般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而位于谓语动词之前的介词短语则相对少很多。这是因为,谓语动词后的介词短语与动作行为的相关程度比较高,勃着性要强于位于谓语动词之前的“在+宾语”结构。而位于谓语动词之前的介词短语的独立性相对要强一些,语言学家也是根据这一点将“在十宾语”结构与谓语中心点断,认为“在”仍为动词。但后置的“在十宾语”结构由于经常位于附属地位,长期的使用使其动词性逐渐减弱,词义也发生了抽象化,最早虚化为了介词。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在十宾语”结构在不同位置上,或在表处所、时间、对象等不同的意义时,其虚化的进程不是完全同步的。处在动词之后的,引进对象的,因其翰着性强,可能最先虚化。而前置的“在十宾语”结构虽然还未完全虚化,但至少动词与介词的分化已经开始了,这也是前置结构虚化的萌芽。
  从上古时期的各种材料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动词,而是己经具有了一些比较典型的介词的特点,如以“在”为中心的结构重在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时间或动作行为所关涉的对象,而不是强调发生的动作行为。这时,如果把它们与其前或后面的谓语点断的话,就会破坏句子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在”在上古时期还不能被看作是为典型介词,但至少己经具备了一些典型介词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 1998,(03) .
  [2] 赵玲珍. 古汉语中的实词虚化现象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
   [3 谭慧. 汉语语法化及其原因的探讨[J]南方论刊, 2007,(05)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