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文史网 24.安邑丞印 《史记・秦本纪》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过了两年,秦徙都咸阳,立四十一县,安邑当于此时置县。《汉书・地理志》河东郡本注“秦置”,下属县有安邑,当承秦制。安邑为秦河东郡属县,丞为县令佐官。
25.蒲反丞印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年(公元前303年),“取蒲阪”,五年“复与魏蒲阪”。十七年“秦以垣为蒲阪、皮氏。”《索隐》云:“‘为’当为‘易’,字讹也。”《汉书・地理志》河东郡有蒲反县,即蒲阪县,当沿秦置。地在今山西永济西。丞为县令佐官。
26.汾阴丞印 《史记・秦本纪》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29年)“渡河,取汾阴、皮氏”。《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属有汾阴县,当沿秦县而置。秦汾阴县属河东郡,丞为县令佐官。地在今山西万荣县西。
27.西成丞印 西成应即西城。《汉书・地理志》汉中郡本注:“秦置。”下属县有西城。《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后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西城置县当在此前后,其地在今陕西安康。丞为县令佐官。
28.南郑丞印 《史记・秦本纪》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伐蜀,取南郑”。后秦置汉中郡,南郑为其属县,其地在今陕西汉中。丞为县令之佐官。
29.襄城丞印 《汉书・地理志》颖川郡本注:“秦置”,属县有襄城,当沿秦而置。地在今河南襄城。《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十七年(公元前233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颖川。”襄城此时为秦颖川郡属县;丞为县令佐官。
30.女阴丞印 女阴即汝阴。《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本注:“高帝置”,下置有“女阴”县。按女阴为秦置县,属陈郡。《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记有陈守、令及丞,此郡不在秦始皇二十六初并天下所置三十六郡之内,当为以后设置。同上书记有“汝阴人邓宗”,则汝阴为陈郡所属县,地在今安徽阜阳。丞为县令佐官。
31.长平丞印 《史记・秦本纪》云: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70年)“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秦于长平置县,属陈郡,地在今河南西华东北。丞为县令佐官。
32.叶丞之印 《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汝州叶县云:“本楚之叶县,春秋楚人迁许于此。其后楚使沈诸梁尹之,僭号称公,谓之叶公。秦置郡县,隶于南阳。”地在今河南叶县南,属秦南阳郡。丞为县令之佐官。
33.薛丞之印 《汉书・地理志》鲁国本注:“故秦薛郡,高后元年为鲁国。”下属县有“薛”。又《水经注》卷二五《泗水》注鲁县云:“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以为薛郡,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为鲁国。”按封泥“薛丞之印”与以上县丞印同,则此“薛丞”当为薛县(今山东薛城)之佐官。
34.般□丞印 《汉书・地理志》济南郡有属县“般阳”。封泥“般”字后残,按秦汉时以“般”为字头之郡县绝少,故疑残字即“阳”。般(音盘)阳应属秦始皇二十六年后所置济北郡属县,地在今山东临淄西南。丞为县令佐官。
35.海盐□□ 按此封泥“海盐”二字在印上方,下二字残,推测应为“海盐丞印”或“海曲盐丞”。前者可能性更大。《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本注“秦置”,下属县有海盐,本注云:“故武原乡,有盐官。”《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海盐原为越地,自此属会稽郡。地在今江苏海盐。
36.建陵丞印 《汉书・地理志》东海郡下属县有建陵,本注“侯国”。《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注郯县云:“东海郡治,秦始皇以为郯郡,汉高帝二年,更从今名,即王莽之沂平者也。”则建陵原为秦郯郡(东海郡)属县,在今江苏新沂。丞为县令佐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