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65|回復: 0

[史學] 从"太史公曰"到"芸斋主人曰"(1)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0-4-26 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京日报
2010426104442636.jpg


    图为《史记・刺客列传》的“太史公曰”(局部)


    读当代作家的作品,觉得孙犁先生是对中国古文化吃得比较透的一位。在文章样式上,孙犁也有些对古文化的继承,如他在小说和读书随笔中以“论赞”的形式发表议论,就是表现之一。举个例子,孙犁在自传性短篇小说《续弦》的末尾写道:

    芸斋主人曰:婚姻一事,强调结合,讳言交易。然古谚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物质实为第一义,人在落魄之时,不只王宝钏彩楼一球为传奇,即金玉奴豆汁一碗,也只能从小说上看到。况当政治左右一切之时乎!固知巫山一片云,阆苑一团雪,皆文士梦幻之词也。

    “芸斋主人”,是孙犁自号。孙犁又自号“耕堂”,故有时文末的议论文字又作“耕堂曰”。孙犁的这种写作体式,是对古代史书及笔记、小说中的论赞体文字的直接继承。

    古代史书的纪传篇,叙事和议论是分开的,总是记述史实在前,评论史实在后,一分为二,合二而一,构成一篇纪传。某些编年体史书和郡志也有这种体例。叙事,是客观的记述;议论,是著者发表的关于史事的思想、主张、见解。这些议论,也就是史评、史论。这种史评、史论有很多不同的标识、名目,《左传》称为“君子曰”,《史记》称为“太史公曰”,《汉书》、《后汉书》、《明史》称为“赞曰”,《三国志》称为“评曰”,《旧唐书》称为“史臣曰”,《宋史》、《清史稿》称为“论曰”,《资治通鉴》称为“臣光曰”,等等。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名著《史通》中曾列举过许多此类名目,并统名之曰“论赞”。

    一般认为,论赞起源于《左传》,但也有人认为《尚书》中的“曰:若稽古”是论赞的源头。《左传》在记述了重要人物的事迹之后,往往通过“君子曰”的口吻发表议论,内容主要是品评人物的行为是否合于“礼”的准则。《史记》“太史公曰”继承了《左传》“君子曰”的传统,把论赞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的历史传记讲究寓褒贬于行文用字之中,主要靠事实说话,但也不是没有议论。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就是对所记的人物史实的议论。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太史公曰”是《史记》的灵魂,是司马迁的历史批判。“太史公曰”使论赞一体空前完备、精致,故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这样说,“太史公曰”是论赞一体的代表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