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9主术训诗解5太上神化无为道宗题文诗:
太上神化,抱德推诚,次礼制使,不得为非,
其次赏贤,而罚暴也.衡之左右,无私轻重,
故可为平;绳之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为正.
人主用法,无私好憎,故可为命.夫权轻重,
不差蚊首,扶拨在挠,不失针锋,直施矫邪,
不私辟险,好不能枉,谗不能乱,德无所立,
怨无所藏,是任法术,而释人心.故为治者,
不先与焉.德主刑辅,礼主法辅,刑法其次,
用不得已.舟浮于水,车转于陆,势之自然.
木击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
知故不载.道智则惑,有心德险,有目心眩.
兵憯于志,莫邪为下;寇用阴阳,抱鼓为小.
权衡规矩,一定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
胡越改容,常一不邪,方行不流,一日刑之,
万世传之,无为为之.国有亡主,世无废道;
人有困穷,理无不通.真情无为,至道之宗.
得道之宗,应物无穷;任人之才,难以至治.
【原文】
故太上神化,其次使不得为非,其次赏贤而罚暴。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 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于用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命。夫权轻重不差蚊首,扶拨在挠不失针锋,直施矫邪不私辟险,好不能枉,谗不能乱,德无所立,怨无所藏,是任术而释人心者也。故为治者不与焉。
夫舟浮于水,车转于陆,此势之自然也。木击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知故不载焉。是故道有智则惑,德有心则险,心有目则眩。兵莫憯于志而莫邪为下;寇莫大于阴阳而抱鼓为小,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刑之,万世传之,而以无为为之。故国有亡主,而世无废道;人有困穷,而理无不通。由此观之,无为者,道之宗。故得道之宗,应物无穷;任人之才,难以至治。
【译文】
所以治理天下,最上策的是从精神上感化,其次是用礼制方法来约束民众使他们不做错事,而用奖赏贤才惩罚暴虐的方法来治理天下是最下策的。秤对于所称之物来说,不会根据自己的私心来改变它们的轻重;墨绳对于所量之物来说,也不会凭自己的私心来决定它们的曲直,所以秤和绳是公平、正直的。君主用法也是如此,不能因爱好、憎恶而改变执法的标准、量刑的尺度,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能实施法制政令。权衡轻重,哪怕是蚊子头那么小的误差也不能发生;矫正枉屈,哪怕是针尖那么大的误差也不能发生;纠正歪邪,不以私心回避风险;奸诈小人不能使他枉法,谗佞之人不能使他乱法;因为执法公正严明,所以怨恨也不会产生藏匿,恩德也无从谈起:这种凭借法术治国而不重视人心改造的做法,真正治理天下的君主是不采用的。
船航行在水面,车行走在陆地,这是自然之势决定的。行车时由树木撞断车轴、行船时急流暗礁撞破船只,人们不抱怨树木和礁石,而怪罪撑船者和驾车人的拙劣驾御技术,这是因为木石本身不含有像人那样的智巧和心计。所以,人在遵『道』、循『道』中一旦掺杂了智巧心计就会使人惑乱,人在守『德』、行『德』中一旦加掺了心计智谋就会使人陷入危险,总之,人有了小心眼就会迷惑昏乱。心计智谋比兵器还厉害,莫邪宝剑与其比较也就算不了什么;战争中没有比运用战略战术智谋计策更重要的了,与它相比较,临阵击鼓进军冲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现在人们使用的那些权衡规矩,一旦制定就不再变更了,它不因秦、楚强权政治而改变,也不因胡、越地域差异而变化,永远保持一致而不偏斜,公正地度量一切而不走样,一旦定型,便万世传下去,它们就是在无知无觉中为人们做着度量物体的事情。所以,世上会有被废弃的亡国君主,却不会有被废弃的道术;人会有穷困潦倒的时候,而事理却不会有困阻行不通的时候。由此看来,『无为』是道之根本。人能掌握无为之道,就能应对任何变化;只凭个人的才智,是难以实现天下大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