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增气·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吃是生命的真实。吃的第一个生命之应,是食物的气味之应,酸苦甘辛咸,然后是脾胃的运化,升清降浊,再就是五藏气化,味形精气的化生、转化。
味的本质,是人吃进食物后,生命感应感知获得的主观认识。没有语言,食物之味的感应感知仅仅自知;没有天人合一的文化,气味就是气味,发展不出生命关联性的理论。
人的知性发达,发明创造了文化。中华民族在天人合一的文化主导下,先贤古圣在吃的基础上,有了酸苦甘辛咸的认识,根据酸苦甘辛咸的生命体验,反观酸苦甘辛咸的生命意义,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五味-五藏-五体的生命关联性的认识。
人类吃地球上的食物数百万年,有文化近万年。没有文化,没有生产力的原始时代,有什么吃什么,自伏羲八卦后,中华民族有了可资思维的逻辑条件,根据人的生命体验(食物滋味的体验是重要内容之一),思考饮食五味与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关联性,便形成了五味-五藏-五体的生命关联性的认识。
五味-五藏-五体的生命关联性,是在自然完整性、多维联系的客观基础上,以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体验为实在形成的,反映了中医理论的基本路线。在五味-五藏-五体的生命关联性这样的认识路线上,中医把握住了食物的养生价值,把握住了药物的治病机理,【黄帝内经】集其大成,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食物气味的认识,是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理论的开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是客观,活生生的人的感应感知为其本。学习中医要尊重活生生的人,运用中医要回到活生生的人。路错了,中医就不存在了。
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是在自然客观、生命完整、多维联系的条件下形成的认识。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的本质,是活生生的人的阴阳,是升降出入的气化活动,是饮食、起居、劳逸、情志及其理性有为的生命影响。
把握中医本质,实验方法不行,显微镜逻辑不行,数据分析不行;运用中医理论,循证医学不行,标准规范不行。中医临床把人当人,尊重自然——『无失气宜』,尊重活生生的人——『勿失病机』,不用统一标准化了证据,抹杀活人生命的差异,不用统一规范了的方药抹杀『气宜』客观的动态变化。治病如此,养生也如此,把人当人,尊重天人相应。
从临床到理论,获得新认识,是主观理性的作为,主观性大于客观性,是通过去粗取精,把握规律,抽象出共性,排除差异的理性有为,如循证医学的证据,中医各家学说的病机。
从理论到临床,发挥医疗作用,就必须尊重客观,以就诊病人为实际对象,以就诊病人反应出来的疾病现象为依据,通过循证、求证、辨症[1]的主观思维,形成眼前的疾病本质的判断,客观性大于主观性。生搬硬套,本本主义,最佳证据可能害人,标准规范可能伤人。
中医最大的问题是临床问题,是辨证论治遇到了巨大的,难以逾越的形态医学设置的文化障碍,错把临床到理论的主观,当成从理论到临床的客观,虽然辨证论治天天讲,但临床运用处处碰壁。
中医是否存在,是否复兴,唯一的标志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能够在临床发挥作用,中医就存在,就能复兴,不能在临床运用,中医就灭亡。辨证论治是人的医疗模式,人是差异性的人,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人,不实事求是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行,机械还原论不行,线性逻辑不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教条主义不行。
中医理论是活生生的人的理论,养生是养活生生的人的生,是养我自己的生命。饮食是养生的支柱,『治未病』者,饮食有节,因应自然而吃,根据需要而吃,有早晚的不同,有四季的差异,有劳逸的区别。
食物是自然存在的,吃及其五藏阴阳的气化是我命的。食物通过吃,进入我命,在『阴平阳秘』主导的气化活动作用下,和五藏六腑、四肢百骸联系起来。这样的联系,肇端于五味,内化于五藏,响应春夏秋冬,运行内外,形得养,神得壮,气得充。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五藏五味的收受之应,肝味酸,心味苦,脾味甘,肺味辛,肾味咸。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五味所入,入口是第一关,入口之后,脾胃腐熟运化,吸收其精微,排除其糟粕,转输于五藏,濡养其生命。五味进入人体,有变,有化,有敷布,有藏泄。化生什么、化生多少,藏纳什么、藏纳多少,泄什么、泄多少,动态变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劳逸苦乐而异。
气,是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的中介,味形精气化生转化,本质上是气的化生转化。食物之谷气,化生为濡养身形的精气,卫、气、营、血、精、津、液等不足则补之,气化之后的糟粕、多余的水谷则泄之。
不同滋味的食物养生,都是通过增气作用实现的。所增之气,五味不同,食物种类不同,有五藏的不同。
酸味所增之气,归于肝;苦味所增之气,归于心;甘味所增之气,归于脾;辛味所增之气,归于肺;咸味所增之气,归于肾。
五味的增气效应,是叠加、积累效应,长时间吃某种饮食,或者单一饮食,某一种气增得太久、太多,增气效应失去动态平衡,发生偏颇,就会令生命之气失去中正平和,危害健康,甚至导致夭折,所以【至真要大论】说『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第六十三】:『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多食咸,咸之味增气太过,则伤血脉;多食苦,苦之味增气太过,则伤皮毛;多食辛,辛之味增气太过,则伤筋与爪甲;多食酸,酸之味增气太过,则伤肉;多食甘,甘之味增气太过,则心烦闷。
这里的多,不是指一时的饮食量,而是指某种饮食的时间太长,而且单一,五味所增之气不能与生命互补,超过了五藏的实际需要。多,不是理论标准的多,标准只有符合人的实际需要,才有生命意义。所以五味饮食,川渝辣椒之辛,江浙饮食之甘,北方之咸,南方之淡,都不是『多』。
增气效应,通过五藏阴阳的气化活动实现,与生命需要为互补,就产生养生作用。生命的营养需要,因生长壮老已,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因春夏秋冬,在不同季节有差异;因日月升降,在一天之中早晚有区别。
五味养生,基本方法是谨和五味。和的依据是生命需要,和的客观是不偏食、不挑食。谨和五味因为地域环境和物产的不同,东西南北各有不同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祖祖辈辈生命体验积淀形成的传统,有生命意义,也有养生价值。『水土不服』,就是地域环境的饮食传统变化的异常反应。
西方饮食涌进中国,营养理论深入人心,吃,以西方饮食为美,为时髦,以营养素为选择。很多年轻人,喝必饮料,吃则西餐,把传统饮食看成是土老帽,给五藏阴阳的气化活动造成了负担。肥胖病多了,便秘多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年轻化了,肾功伤害愈来愈普遍,不少人还没有了饥饿感。
饮食养生,并不取决于食物内含了什么,而是取决于我命的气化活动。维护五藏阴阳的气化活动,是养生的唯一途径。气化活动,不同藏腑有不同,饮食养生的气化活动,脾胃是关键,五藏是根本,所以养脾胃,以维护脾胃的运化;养五藏,以维护五藏的气化,才有养生价值。
养脾胃主要在控制饮食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养五藏关键在谨和五味,防止出现『久而增气,夭之由也』的情况。
人有不同,饮食喜好不同,有人好甜,有人好咸,有人好酸,有人好辛。人之好,是五藏之欲,反应了五藏的生克气化关系的实际状况,反应了人的生命需要。但好之者,须有其度,好不纵,便符合谨和五味的养生原则。
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不是线性关联,不是机械关联,而是与时空动态变化、个人体质密切相关、具有生克联系的关联。饮食养生循天道,补不足,损有余。尊重生命,欲食之味,食之,不足能得补,可防其虚;不欲食之味,不吃或少吃,有余不再增,可防其实。
欲,为我命需要的本能反应。谨和五味,根据欲而食,食而有节有度,防增气效应之偏,以维护生命之气的平和状况。
五味之欲,不可纵,纵则偏,偏则『气增而久』,『气增而久』则伤。【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之欲,反应五藏之需。不偏执,正常饮食,五藏气化活动,有余泄之,不足补之,相生相克,相互协调,维持健康。放纵自己,偏执太久,危害了五藏阴阳的气化活动,『夭之由也』。
五味增气的对生命的影响,与时空环境、与个体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五味养生,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运行,要符合五藏气机的生命实际。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苦,患也,困也,病也。
肝主令之际,若苦急,失中正平和之态,食甘味助脾,以制肝之急(正常情况,木克土,肝胜脾。在肝苦急的情况下,食甘味,助脾以制肝之急,称之为『侮』——反克),即『肝色青,宜食甘』之谓也。
心主令之际,若苦缓,失中正平和之态,食酸味助肝,助母以资子(肝木心火,木生火,肝为心之母,酸味助肝,母能令子实),即『心色赤,宜食酸』之谓也。
脾主令之际,若苦湿,失中正平和之态,食苦味助心,燥脾湿而助脾运(火生土,生者助也。脾湿则困,运化不及,苦味入心,火助土运,子能救母)。这里有个问题,【藏气法时论】在后面有提出『脾色黄,宜食咸』,该如何理解?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肺主令之际,若苦气上逆,失中正平和之态,食苦助心以泄之、降之,以制肺之逆(火克金,心属火,肺属金,心有平肺以制逆之功,故食苦泄之),即『肺色白,宜食苦』之谓也。
肾主令之际,若苦躁,失中正平和之态,食辛以助肺,行津液布散精气,肃降润肾之燥。(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故用辛以畅达肺气,津液、精气布散于肾,则燥得平),即『肾色黑,宜食辛』之谓也。
说几句题外话。现在中医特别推崇体质学说,令体质学说在社会上有了很大的影响,不少病人看病问体质。
【黄帝内经灵枢】有阴阳二十五人之论,但论的是人的生命差异,讲的是健康人之间的区别,说明的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特征——没有统一性,不能标准化。
中医治疗目标是证候病机,即在看病当时,以就诊病人的疾病现象为依据,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本质后获得的结论,治疗原则是『随证治之』,不是随体质治之。
体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体质的临床意义,包含在病机里,『辨症求机』以『知犯何逆』,形成证候病机判断,体质的阴阳寒热也就在其中了。
作为养生,个人应该了解自己的生命特点,喜寒还是喜热,好辛辣还是重油盐。喜寒者,莫贪寒,喜热者,莫过暖,辛辣有其度,油盐有其节。调节饮食,欲食则食,不欲就不吃,吃不偏执,不吃也不要绝对不吃,如此养生,就有体质的维护。
体质是活生生的人在健康状态下的差异性,认识的方法是:『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大多数没有这样的理论修养,就是有这样的理论修养,要用到具体的人,也很困难,无法操作。生命多维联系,五藏阴阳的气化活动随机变化;金木水火土的体质并不单纯,金有金木水火土,木有金木水火土,水有金木水火土,火有金木水火土,水有金木水火土,所以有五五二十五型的体质。
纠结体质没有好处。
实事求是是中医最大的特色,养生也好,治病也好,以人为本客观求实,从来不把某种理论绝对化,体质同样如此。辨证论治不纠结于体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才是正道。养生饮食也不纠结于体质,尊重自然,尊重自己的生命之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是正道。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先明二十五人的目的,是为了辨知有余、不足、稽留、寒热,以及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等病机,而有余、不足、稽留、寒热,以及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等病机,通过疾病现象反应出来。
疾病现象是生命异常的反应,包括了自我感应感知的痛苦,他人感知的脉象、舌象,神色精神,也包括了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等内容,与人的体质有关系,但主要是寒热虚实之病性、表里内外之病位,六淫七情之病邪,三阴三阳之病种,向愈或传变之病势,散抟痞积滞病形等疾病本质的外在反应,不是体质的证明。阴阳体质,在疾病状态下,内涵于病机之中,只要『辨症求机』,形成的临床判断,就包含了体质的判断,是不需要另外的体质之辨的。
中医理论把握住了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本质,达到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今天我们的任务,是用好中医理论,不断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为活生生的人服好务。
学中医离开辨证论治的临床,要走偏;教中医,没有辨证论治的临床积淀,会误人子弟。中医的体质学说,在辨证论治的临床实际,没有多大意义。
我个人认为,体质不要过于繁杂,阳藏体质、阴藏体质、平脏体质可也。阳藏体质者,喜凉,好清淡,耐冬补耐夏,多静而少动;阴藏体质者,喜温,好辛辣,耐夏不耐冬,多动而少静。平脏体质,可凉可热,可辛辣可清淡,动静有度。日常生活尊重自己的生命之欲,不要长期违逆饮食、寒温的喜好,动而不劳,静而不滞,养生足矣。
[1]黄开泰.循证·求证·辨症.医学与哲学2003年11月底24卷第11期: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