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39|回復: 0

[道学研究]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9治军诗解1匡乱讨逆兵革自卫武以治军先谋后施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4-27 17: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9治军诗解1匡乱讨逆兵革自卫武以治军先谋后施
题文诗:
治军政谓,治边境事,匡救大乱,之道,
威武为政,诛暴讨逆,乃之所以,存国家安,
社稷之计.有文事,必有武备,含血之蠹,
是以必有,爪牙之用,喜则其戏,怒则相害;
人无爪牙,设兵革器,以自辅卫.故国以军,
为辅,以臣为佐,辅强国安,辅弱国危,
在所任将,其将爱怜,爵禄百金,不用间谍,
不知敌情,不仁之至,非民之将,非国之辅,
非军之主.故治国必,以文为政,治军也必,
以武为计;治国不可,以不从外,治军不可,
以不从内.内谓诸夏,外谓戎狄.戎狄之人,
难以理化,易以威服,礼有所任,威有所施.
黄帝战,于涿鹿野,唐尧战于,丹浦之水,
舜伐有苗,禹讨有扈,五帝三王,至圣之主,
德化如斯,是以尚加,之以威武,兵者凶器,
故不得已,而用之也.用兵之道,先定其谋,
后施其事.审天地道,察众人心,习兵革器,
明赏罚理,观敌众谋,视道路险,别安危处,
占主客情,知进退宜,顺机会时,设守御备,
​强征伐势,扬士卒能,图成败计,虑生死事,
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敌势,军之大略.

   治军第九
【原文】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1]是以有文事必有武备,故含血之蠹,必有爪牙之用,喜则其戏,怒则相害;人无爪牙,故设兵革之器,以自辅卫。[2]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于所任之将也。非民之将,非国之辅,非军之主。[3]故治国以文为政,治军以武为计;治国不可以不从外,治军不可以不从内。[4]内谓诸夏,外谓戎、狄。[5]戎、狄之人,难以理化,易以威服,礼有所任,威有所施。[6]是以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唐尧战于丹浦之水,舜伐有苗,禹讨有扈,自五帝三王至圣之主,德化如斯,尚加之以威武,故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7]
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8]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禽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9]
【译文】
整治军队除了是要御侮防边之外,还要声讨罪恶,替天行道。因此国家平时应不忘军备,藉以诛杀暴逆,保加卫国。国内文治与武功并盛,一如昆虫之有爪牙,平日相安无事,一旦遭受侵犯则以爪牙相斗。人类没有爪牙,所以须制作武器,用以自卫。军队为国政之辅,而良臣为国政之佐,因此军队强盛,国内就安定,军队衰弱,国家也就危殆不安。而危险与安定之间的关键在於所选任的将领是否为国之良辅,是否能负起主导全军,安定民心的重责大任。

治国应由外部做起,而治军则要由内部着手,所谓的内部指的是中原诸国,而外部指的是周围的戎、狄各族,蛮夷戎狄各族,难以理喻教化,须以威势震慑他们。故而黄帝大战吃由於涿鹿,尧战三苗於丹浦,舜伐有苗,禹讨有扈氏。以三皇五帝之圣名睿智,德泽广被四海,犹以武力平定蛮族,可见军队的威力之大。因此非不得已,不轻易用兵攻伐。
用兵出战,必先有事前的规划,才能成事,所以要先考量时势潮流,明了人心归向,从事作战训练,订定赏罚制度,揣测敌人的意图,审视路况,查明地形的险易,分析敌我情势,熟知进退的节度,善用时机,做好防御措施,发挥强大的战斗力,竭尽士卒之能,图谋成败生死之计策,而後可以选将任兵,以壮大的声势出兵。这是军中的要事。
【注释】

[1]诛暴讨逆:讨伐暴乱和叛逆。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旧时用作国家的代称。【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又【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2]含血之蠹:毒害人的蛀虫。这里比喻国家的败类。爪牙:鸟兽的爪和牙。【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此处是比喻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故含血之蠹,【诸葛孔明全集】作『故含血之虫』。
[3]这几句的意思是,因此国家凭借军队作为辅佐的力量,皇帝以大臣为辅佐的人,辅助的力量强大国家就安宁,辅助的力量弱小国家就危急,这一切都在于国家所任命的将领是否强悍。
【孙子兵法】卷13用间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译文:这样相持多年就是为了争求有朝一日的胜利。如果最后却因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用来重用间谍,以致不能掌握敌情而失败,那就是不仁到极点啊。这样的人不配做军队的统帅,不配做国君的辅臣,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4]这几句的意思是,不是保卫百姓的将领,就不是国家的辅臣,也就不是军中的主帅。
[5]诸夏:周代王室所分封的各国国君。【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亦指中原地区,常与偏远地区相对而言。【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逾诸夏而图东国。』戎:旧时,『戎』或『西戎』是中原人对西北各族的泛称之一。有时也泛称东方、南方的一些族,如徐戎、蛮戎。狄: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原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之一。
[6]难以理化:很难用礼义用教育感化,也难以治理。礼有所任:礼义有它对异族担任教化的责任的一面。难以理化,【诸葛孔明全集】作『难以礼化』。
[7]涿鹿:即涿鹿山。『涿』一作『浊』。在今河北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部、桑干河流域)东南。相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即此。有苗:即三苗。古族名。亦称有苗或苗民。【史记·五帝本纪】载其地在江、淮、荆州(今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传说舜时被迁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有扈:古国名。夏帝启与战于甘,灭之。其子孙以国为姓,扈氏即其后。故址在今陕西户县北。五帝:相传古代有五帝,其说不一。1.伏羲(太皋)、神农(炎帝)、黄帝、尧、舜。见【易·系辞下】。2.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见【世本·五帝谱】、【大戴礼·五帝德】、【史记·五帝纪】。3.少昊、颛顼(高阳)、高辛、尧、舜。见【帝王世纪】。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夏禹、商汤和周代文王武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至圣之主:非常圣明的君主。
[8]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因此用兵的道理在于先定下计谋,然后再实行具体的实践。
[9]审:详知;明悉。【淮南子·说山训】:『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引申为详尽细密之意。【中庸】:『博学之,审问之。』兵革:革,用皮革制的甲。兵革是兵器衣甲的总称。【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引申为战争。张禽敌之势:使消灭敌人的力量更加强大。张,使强大。【左传·昭公十四年】:『臣欲张公室也。』杜预注:『张,强也。』禽,通『擒』,捉。【战国策·燕策】:『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大略:远大的谋略。【汉书·武帝纪赞】:『雄才大略。』张禽敌之势,【诸葛孔明全集】作『张擒敌之势』。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