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3|回復: 0

[其他] 贾谊【治安策】诗解9礼者禁于将然法者禁于己然刑罚积民怨背札义积民和亲听言观事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3-24 17:3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贾谊【治安策】诗解9礼者禁于将然法者禁于己然刑罚积民怨背札义积民和亲听言观事
题文诗: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见将然.礼者禁于,
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己然之后,是故法之,
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若夫庆赏,
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政,坚如金石,
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
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
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以,
迁善远罪,而不自知.孔于曰:听讼吾犹,
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莫如,
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
应于外矣.者非,一日而安,危者非一,
日而危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人主所积,
在其取舍,以礼义治,者积礼义;以刑罚治,
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君,札义积而,
民和亲上.故世主欲,民之善同,所以使民,
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殴,之以法令.
道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殴以法令,
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
然而汤武,广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
秦王,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
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
夫天下者,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
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
在天子之,所置之也.汤武者能,置天下于,
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
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天下,所共闻也.
秦王置,天下,法令刑罚,德泽,
怨毒盈世,下憎恶之,如仇敌也,祸几及身,
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
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
观之言者,莫敢妄言.今或,礼谊不如,
法令教化,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
事以观之?循名责实,察言观行,名实必符.
【原文】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183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184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185,德被蛮貊四夷186,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谊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注释】
183.迁善远罪:向善而远离罪恶。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选自【论语颜渊】, 
  【翻译】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184.汤武:商汤 与 周武王 的并称。
185.广裕:隆盛;显赫;繁庶。
186.蛮貊(mò)四夷:蛮貊:亦作『 蛮貉 』。亦作『 蛮貃 』。 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
【译文】
人的智力,能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不能认识将要发生的事。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用庆赏来奖励善行,用刑罚来惩治罪恶,先王推行这样的政治,坚定不移,实施这样的政令,准确无误。根据这一公正的原则,政治才能像地载天覆一样无偏无私,怎么能说先王不使用庆赏和刑罚呢?然而,人们一再称赞的礼,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之前,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孔子说:『让我断案,我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我有什么独特的见解,那就是推行仁义,使讼案不再发生。』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如首先确定选择什么抛弃什么,取舍标准一旦在心中确定,相应的安危后果就会表现出来。天下安定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天下危亡也不是一天促成的,都是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的,因此,不可以不观察它的积累过程。君主所积聚的治国方法,在于他选择什么,抛弃什么。选择礼义方法治国的君主便积聚礼义,选择刑罚治国的君主便积聚刑罚。刑罚积聚到一定的程度,百姓就会埋怨而背叛君主,礼义积聚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和睦而亲近朝廷。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有的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引导,有的用法令进行惩罚。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开导的,随着道德和教化的深入人心,民风就会和乐;用法令进行惩罚的,法令使用到极点,民风就会令人悲哀。哀乐的感受,便是应验祸福的东西。
秦始皇想尊奉宗庙安定子孙后代,这与商汤王和周武王是相同的,但是,商汤王、周武王广泛推行德政,他们建立的国家得以保存了六七百年;秦始皇统治天下只有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商汤王、周武王决定取舍很慎重,而秦始皇决定取舍不慎重。国家政权好比一个大器物,现在有人安放器物,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便安全,放到危险的地方就危险。治理国家的道理与放置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关键就在于天子把它安置在什么地方。商汤王、周武王把天下安置在仁、义、礼、乐之上,因而恩德滋润天下,禽兽蔓延,草木富饶,四方蛮夷都受到恩惠,王位留传子孙数十代,这是人所共知的。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德和恩没有一样,因而怨恨充斥天下,百姓憎恶他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几乎锅及自身,子孙被灭绝,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这不是充分证明了取舍不同后果就明显不同吗?有人说:『要判断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确,一定要观察他所说的事实,那样,说话的人就不敢胡言乱语了。』现在,假如有人说,治理国家,礼义的作用不如法令,教化的成效不如刑罚,君主为什么不拿商朝、周朝、秦朝盛衰兴亡的事实给他看呢?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