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30|回復: 0

[史學] 【史记平准书】诗解1令民铸钱以稽市物物踊腾粜所铸钱财过王禁乃生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18 20:3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记平准书】诗解1令民铸钱以稽市物物踊腾粜所铸钱财过王禁乃生
题文诗: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
作业剧而,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
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于是,为秦钱重,
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
物踊腾粜,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
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不得,
仕宦为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
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天子以至,
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
天下经费.漕转山东,粟给中都,官岁不过,
数十万石.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
铸四铢钱,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币.
诸侯,故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
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以铸钱财,过王者故,
吴邓氏之,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生焉.
,一斤币重,而万物轻,不便流通.
法钱不立,钱文大乱,禁铸币重,盗者云起.
【平准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章,是【史记】『八书』之一。

该文全面记载了汉初至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客观描述了从休养生息政策,到实施币制改革、选商为官、均输平准等一系列政策的改变,评述了财政经济政策的得失。

该文是中国正史中最早的经济专门著作,是古籍中记载经济发展史的开山之作,对方志经济部类的撰写有着重要启示,对于【汉书·食货志】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文】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译文】
汉朝创建之初,承继的是秦末战乱造成的破败局面,壮年男子参加军队,老弱运送粮饷,事务繁剧而又财政匮乏,自天子以下备不齐一辆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驾车,大将丞相有的乘坐牛车,老百姓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当时由于秦朝铸造的钱币太重不便流通,命老百姓另铸荚钱,规定一方寸黄金一斤重,简化法令,省约禁条。而那些不守法令、惟利是图的商人囤积居奇以操纵物价,以致物价飞涨,粮价飞涨,米价涨到每石一万钱,一匹马价值百金。
【原文】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
【译文】 天下平定后,高祖便下命令,商人不许穿丝绸,不许乘车行路,加重征收他们的租税,使他们经济遭困境,人格受侮辱。孝惠帝、高后时期,因为天下初得安定,重又放宽对商人的法律,然而商人子孙仍不许当官作吏,国家计算官吏俸禄和其他用度,向百姓按需收税。而山林、河川、园囿、陂地、市场的租税收入,以及自天子以下至于大小封君汤沐邑的收入,都作为各主管官员的私人费用,不从国家经费中支出。从山东漕运粮食,以供给京都中的官员,每年不过数十万石。
【原文】
  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氏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
【译文】到孝文帝时,荚钱越来越多,因为重量轻,于是另铸四株钱,钱文是『半两』,命百姓可以随意自铸钱。所以吴是个诸侯国,但它依铜山铸钱,富可与天子相比拟,后来终于成了叛逆。邓通是个大夫,因自铸钱,财产超过了诸侯王。所以吴、邓氏钱遍布天下,导致了禁止私铸钱命令的产生。
背景介绍
秦始皇建立的『半两钱』全国统一的货币制度,以中央垄断发行权为特征。但是,在秦朝短暂的15年统治时间里,便已经受到破坏,出现了减重半两钱。西汉面对的是『半两钱』制度败坏后的『荚钱』世界。
所谓『荚钱』,就是减重的『半两钱』。【本草纲目】卷35【木部】称,『(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后方生叶。』故所谓『荚钱』,实际上就是既轻且薄的铜钱,而其文仍为『半两』,实际重量3铢,周卫荣的实测数据是平均实重2.21克 。而完好的半两钱是12铢,重7.81克。
由上表可见,在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五铢钱统一货币制度建立之前,如果将文景一体的四铢钱当成同一次铸币改革,那么,在秦半两败坏的局面下,自汉高祖刘邦开始,在铸币问题上进行了频繁的铸币制度调整,所有的流通货币相对于秦朝标准『半两钱』来,都属于减重的『荚钱』系统。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货币的减重呢?我们是否可以简单地揣度为通过铸币减重来筹集财政资金呢?实际情形表明,秦始皇铸行的足重『半两钱』,从基准单位货币的重量和价值来看,相对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物资供求,价值设定过大。我们知道,在实体货币无面额层次的货币传统里,一个半两钱,就是一个基准货币单位,要是物品的价值不值一个『半两钱』,该铸币就不便零用。而单个『半两钱』体重和价值过高,大额支付和携带搬运就难上加难。在西汉初年经济残破,『币重而万物轻』的情形下,这个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司马迁在【平准书】中称,『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上下文意表明,汉初各种极度困难的情况都是由于秦钱过重的结果。
高祖接续秦末『半两钱』事实上已在减重的局面,不仅干脆一律铸行荚钱,并且放弃中央垄断铸币权,这是秦汉之际货币制度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然而,『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面对货币流通混乱的局面,统治者必须改弦更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