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29|回復: 0

[太極] 太极推手及功力训练法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2-5-18 16: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天下武林
  武术网资料:当前,大家正在进行一场推手比赛的大讨论。这是件好事,它标志着我国太极拳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这里,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推手与推手比赛,不是一回事;今天的推手比赛并不同于当年的?手、打手。?手、打手允许摔拿掷打,类似今天的散打、散手。而今天的推手本来是在拳架与散手之间的一种以锻炼掌上功夫为主的听劲、化劲、发劲,乃至懂劲的一个锻炼过程,或说是一种锻炼手段。如果说拳架是太极拳的基础功夫,那么推手是检验拳架的试金石。当然,它也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把这样一种锻炼方法推到赛坛上来,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我认为推手比赛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规则政策;二是提高技巧;三是功力训练。规则应该适当“开放、搞活”,除了规定不准击打某些要害部位,不准使用某些击打方式之外,应该允许使用不致损伤关节的拿法、不用双手搂抱的摔法和腿部的缠法。“上下相随人难进”嘛。其实,只要你的桩功和虚实倒换灵敏,周身柔化解脱功夫高超,就不怕摔,不怕拿。关键还是运动员的技巧和功力素质。关于技巧问题,历代太极名家和今日参加讨论的诸君,对此都有许多灼见和经验,我不再赘述。只想着重谈个人对功力训练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拳架、推手、单式锻炼,无疑都是提高功力的有效方法。而且拳架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但是,除了这些之外,练太极拳的人还要不要借助其他器械来强力训练自己的功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以及太极拳的固有的螺旋式的弹性力等等)。这一点,大家意见并不一致。有人发表文章说:太极拳除拳架锻炼之外,从来不借助其它器械来增长功力。而张卓星同志则认为练练杠铃、砂袋之类的器械,或许对增强推手的功力有好处(见《武术健身》92年第二期)。我是赞成张卓星同志的意见的。历代太极名家重视功力训练的大有人在。如武式太极名家李亦畲、郝为真,都经常运用80斤重的铁棍锻炼臂力。对内功拳研究有素的章乃器先生谈到锻炼方法时,也曾提出“砂包等物,也不妨用作补助”(《科学的内功拳》66页)。我的老师、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奎先生,也主张进行强力的功力训练。陈照奎老师一向是既重视技巧,又重视力量。他的柔化功夫、擒拿功夫、发放功夫,都是很高的。他对于技巧与力量的关系有他独到的见地。他常说,柔化缠绕、借力打人,乃至四两拨千斤的功夫,确实是太极拳所特有的技巧;但技巧必须以力量为依托。他说:“我认为推手技巧占三分,力量占七分。没有力量做基础,技巧也用不上。”也就是说,在体重、技巧相当的条件下,力量则起决定作用。他还讲:“太极拳有些实战技击法,是不能在人身上实验的,只靠推手不行,还必须借助器械。”所以,他在认真详尽地传授陈氏家传的太极拳一、二路(炮捶)拳架、推手、擒拿、单式训练之外,还向我们传授了一系列辅助功力训练方法。诸如抖太极大杆、拧太极尺(棒)、揉太极球、百把气功桩等等增长功力的方法。他还主张练举杠铃、打砂袋。陈老师本人就喜欢举重。在北京他家中居室的屋门前,就放着一架他自制的木石杠铃(木杠两头穿上两个石头轮)。他还教我们打砂袋的方法(不同于拳击的打法)。


    近年来,经过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实践,证明陈照奎老师传授的辅助功力训练方法是有效的,是正确的。从1991年度参加全国和地方推手比赛的我的5名学生(其中一人是再传学生)的成绩分析,凡是平时注重辅助功力训练的,成绩都比较好。其中3名获得冠军的学生,都是平时坚持艰苦的功力训练的比赛中失利的另一名学生,平时推手技巧最好,身体素质也可以,但他不重视进行辅助功力训练,恰巧他当时遇到的对手,正是一名平时功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结果败了。由此,使我坚信,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是一些喜欢研究技击、勇于参赛的年轻人,加强多种功力训练,或叫强力训练,以增强其“四 两拨千斤”的基础力量,完全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训练必须是严格遵循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循序渐进而行,以保持太极拳技击劲力的独特风格。


    这里,我顺便简要地介绍一下陈氏太极拳的一些辅助功力训练方法,以供同道研究。关于详细的练功方法另有录像资料,可资参考。


    (一)太极尺(棒)。用八寸至一尺长、腕臂粗细的硬木棒,采取桩步(最好低柱)姿势,双手紧握,顺逆缠绞,用以锻炼双手的抓握力、腕力、肘力、臂力,乃至腰裆劲、周身的圆活力。其中分绞截法、采?法、鼓荡法等等多种手法,以取多种锻炼效果。


    (二)太极大杆。采用一丈二尺多长的大白蜡杆子(用白蜡杆,以取其弹性)。以挑、盖、刺、抖、?、捋等螺旋式的抖练,可以大大增强腰力、臂力、弹抖力,特别是对锻炼双手的抖送发放力,效果非常明显。


    (三)太极球。采用15至50公斤大小的木球或铁球。使用者取桩步站立,用一只手托球,球贴墙壁揉动,以交替锻炼双手螺旋式的托力、按力、推力、腰力、腕力、臂力,以及下盘的桩功等等。其中以增强手指的抓力和手掌的托举、揉推力量为最有效。


    (四)缠丝杠。采用15至50公斤重,1米多长的钢铁棍(类似小车轴),一手握举一端,另一端放置另一臂上,逐渐把铁棍的大部重量放在臂上,用大小臂顺缠、逆缠交替锻炼?劲,臂力增长非常显著。


    (五)旋大缸(又称旋太极轮)。取l米多高、缸口直径1米左右的大瓦缸(或用钢管焊接成缸式圆架),下半截装200公斤左右砂子(或用混凝土铸成),双手如同汽车司机握旋方向盘,用顺缠法和逆缠法、进旋法和退旋法,往复旋动,以锻炼双手臂的合力、绞力,乃至以腰为主宰的螺旋式的发放力。


    (六)百把气功桩。此功法在1988年第9期《武林》杂志已做过介绍,不再详叙。此种桩功主要是锻炼内劲,练习呼吸与发劲相配合,特别是对锻炼意念力,效果最佳。


    (七)举杠铃。


    (八)打砂袋。举杠铃和打砂袋这两种锻炼方式并非太极拳本身所特有,故不多赘。但是,按陈照奎老师教的打砂袋方法,不同于一般拳击的打法。他强调用太极劲,在松活的基础上,用腰带动四肢运用螺旋劲、弹抖劲、对称劲、丹田劲击打。通过击打砂袋练习诸种靠法、肘法、膝法等平时不能在人体上试验的击打方法。


    太极拳劲力的增长,主要靠人体内力的锻炼,但也要靠外力。人体内部各部分组织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叫内力,外界作用到人体的力量叫外力。太极拳拳架的锻炼无疑对人体内力(精气神凝聚成的内劲)起主要作用;而推手、器具锻炼等方法,则是靠外力促进内劲增长的手段。内力外力相互作用,应该说是一种正确的锻炼方法。正如《医道还元·卷九》有云:“欲求内果圆成,尤待外功培植。”所以,我认为这种依靠外力的功力训练,是有科学依据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