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中国网 及至“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87的战国之世,世卿世禄之封建制度终随土著民族自我意识的苏醒土崩瓦解,而选贤与能之官僚制国家则在历史的阵痛中呱呱问世――此一进程与晚近欧洲历史自等级君主制以至绝对君主制的变迁如出一辙。在秦人、楚人、魏人、韩人、赵人、燕人、齐人这样融合地域籍贯与政治归属的新身份中泯灭了华夷之间壁垒森严的种族隔阂,而所有这些身份又随大一统国家之崛起进而混一为与罗马公民差可比拟之汉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8――孔子最为向往人与人融洽无间、超越了形形色色之隔阂的大同之境。他在晚年制作麟经,以文化认同而非种族出身区分夷夏――所谓“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89《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不得其位只能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90――《公羊传》预言必有后圣兴起,将《春秋》之义付诸施行。91自汉兴海内一统,“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92由遥不可及之理想变为有目共睹之现实――时人深信《春秋》为汉立法,而开创汉家天下的高祖刘邦正是传之所谓大圣。93拜经学文化华夷观之赐,蛮夷戎狄之裔胄在汉化之后逐渐混同于历史上的华夏民族――“中国”遂由中原一地扩张至广袤的帝国全境,而“四夷”则理所当然外移为匈奴南越一类的域外国族。“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94正是儒家经典所编织的共同的历史记忆抹灭了“汉人”内部各族裔千差万别之种族背景。当大一统国家终于在滚滚胡尘中轰然坍塌之后,作为其意识形态的经学开始萎缩为高门士族自矜身份的家学――而由共同的历史记忆所凝聚的汉民族亦随之分崩离析,渐次还原为其所自出之蛮夷戎狄。“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95 在胡运方盛的魏晋南北朝时代诸如此类之现象应当所在多有。历史仿佛一夜之间退回三代以上种族隔离之贵族社会――暌违多年之后,原初意义的“华夷之辨”又假齐整人伦、分明姓族之门阀制度卷土重来,蔚为一代之俗尚。
注释
1 19世纪末法国学者拉克伯里倡言中国人种及文明源于古巴比伦,西来说首次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皆靡然从风。太炎在1904年出版的《书》重订本《序种姓》篇中指出:“方夏之族,自科派利(按即拉克伯里)考见石刻,订其出于加尔特亚(按即巴比伦之地);东逾葱岭,与九黎、三苗战,始自大;至禹然后得其志。征之六艺传记,盖近密合矣。其后人文盛,自为一族,与加尔特亚渐别。”百年来其说虽衰,依然不绝如缕。晚近又有苏雪林氏力主夏商之前即有苏美尔人殖民中土,在今山东境内建立了一个雏形的西亚国家。
2见《史记・大宛列传》。
3《庄子・盗跖》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4见《易・系辞下》。
5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见《礼记・王制》。
7见《史记・鲁周公世家》。
8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9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10见《诗经・小雅・六月序》。
11贾谊《新书・益壤》载:“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
12见《逸周书・尝麦解》。
13见《国语・楚语下》。
14见《诗・大雅・崧高》。
15见《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岱、衡、华、恒当为四夷之山镇,故帝舜自本部巡守四夷之时必先柴祭四岳,而后方始接受各地诸侯之朝觐――其事具见《尚书・尧典》。
16见《史记・五帝本纪》。
17 见《战国策・魏策》。
18见《史记・五帝本纪》。
19见《山海经・大荒北经》。
20《世本・作篇》载:“蚩尤以金作兵。”又,《管子・地数》载:“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者十二。”
21《逸周书・史记解》载:“武不止者亡。昔阪泉氏(按即蚩尤)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独鹿(按即涿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
22桓宽《盐铁论・结和篇》载:“轩辕战涿鹿,杀两昊、蚩尤而为帝。”
23《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龙鱼河图》。
24见《尚书・吕刑》。
25见《庄子・在宥》。
26《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立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此之谓四面也’。”
27见《尚书・甘誓》。
28《国语・晋语四》载:“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29《国语・晋语四》载:“凡S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是也。唯青阳c苍林氏同于S帝,故皆为姬姓。”
30《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31《国语・楚语下》载:“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以其语意推之,三苗当即九黎之别派。帝尧火德统位,又宅于九黎故地,俨然以炎帝继承人自居――或许因其热中干涉三苗之内务终与后者战于丹水之浦。
32见《国语・楚语下》。
33 见《礼记・明堂位》。
34见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35页。
35《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36见《礼记・祭法》。
37见《史记・五帝本纪》。
38《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帝喾名嬉病!
39见《山海经・大荒南经》及《大荒西经》。
40见《吕氏春秋・行论篇》。
41见《论语・尧曰》。
42见《孟子・离娄下》。
43《国语・鲁语》载:“故有虞氏谛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
44见《山海经・海内北经》。
45《路史・后纪十二》载:“义均封于商,是为商均,是喜歌舞。”。
46见《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47见《孟子・滕文公下》。
48见《国语・周语下》。
49《管子・揆度》载:“共工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称天势以隘制天下。”又,《史记・补三皇本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
50《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又,《国语・鲁语》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51《淮南子・本经训》载:“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穷桑。”
52《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53《国语・周语下》载:“……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也。”
54杨宽“鲧即共工”之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流行一时,得到了顾颉刚、童书业、丁山等人的热烈支持。顾颉刚和童书业在其合著的《鲧禹的传说》中进而认为共工与鲧乃一音之转,而共工氏之子句龙又像“禹”字形义的引伸――句龙即禹自是很有可能。
55见《国语・鲁语下》。
56《国语・周语上》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57见《史记・夏本纪》。
58见《墨子・兼爱中》。
59今本有帝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之记载,可见其时西河已为夏人所据。嗣后帝廑与帝孔甲皆居于西河。
60见《左传・襄公四年》。
61《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62古本《竹书纪年》载:“夏桀末年,社坼裂,其年为汤所放。”
63《史记・殷本纪》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又,《世本・作篇》载:“相土作乘马,亥作服牛。”又,《国语・鲁语》载:“冥勤其官而水死。”
64见《左传・襄公九年》。
65《史记・楚世家》载:“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66见《诗经・商颂・长发》。
67见《吕氏春秋•顺民篇》。
68《尚书 君]》载:“我在昔成仁苊rt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rt有若保衡。在太戊,rt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V王家。在祖乙,rt有若巫t。在武丁,rt有若甘P。”
69见《孟子・尽心上》。
70见《礼记・表记》。
71见《诗经・商颂・玄鸟》。
72《史记・殷本纪》载:“汤始居亳,从先王居。”
73《尚书・泰誓中》载:“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74见《尚书・西伯戡黎》。
75见《史记・殷本纪》。
76见《尚书・牧誓》。
77见《尚书・牧誓》。
78见《穆天子传》卷二。
79见《史记・周本纪》。
80见《尚书・召诰》。
81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82见《论语・颜渊》。
83见《左传・闵公元年》。
84见《史记・鲁周公世家》。
85见《孟子・离娄下》。
86《越绝书》卷八载:“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
87见王维《夷门歌》。
88见《论语・先进》。
89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90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91《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载:“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
92见何休《春秋公羊解诂・隐公元年》。
93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94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95见司空图《河湟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