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85|回復: 0

[國學灌水] 古代官场:丢官丢命还是平步青云 全在一张嘴(2)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3-3-1 19: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人民网
古代官场说话讲究多
我们可以鄙薄曹振镛之为人,但同时也得承认,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官场环境催生了曹振镛这类谨小慎微的庸碌官员。
有的皇帝,是不允许臣下有任何口误的。清朝金埴《不下带编》一书说:明朝嘉靖皇帝召太医令徐伟诊脉,徐伟进殿后匍匐膝行,见皇帝坐在小床上,龙衣拖到地上,不敢继续向前爬,奏道:“皇上龙衣在地上,臣不敢前。”嘉靖帝马上拉了拉衣服,伸出手腕让徐伟诊脉。诊脉毕,徐伟回到值班室。皇帝下诏内阁,说:“伟适诊脉,称衣在地上,足见忠爱。地上人也,地下鬼也。”并给了徐伟重重的赏赐。徐伟见到诏书,惶惧失色,庆幸自己拣了一条命,以为有神灵在暗中保佑。如果徐伟口不择言,说“衣在地下”,在嘉靖帝听来,等于骂他是“鬼”,罪该万死。金埴说,嘉靖帝“严而多忌,误有所犯,罪至不宥”。若是遇上嘉靖帝这样的皇帝,官员们哪能不诚惶诚恐?生怕语多必失,要对自己讲的每一个字斟酌再三。不幸的是,嘉靖帝这样严苛的皇帝,在历史上不是个别的。
明朝崇祯帝被认为是刚愎自用的皇帝,不过他有时也显得有些“开明”,对口误者,不责怪,不追究。明朝李清《三垣笔记》一书说,1638年4月的一天,崇祯帝召见地方官员,五人一批,不提问题,让他们自己随便说。这些地方官都是只会磕头不会说话的“磕头虫”,初次见皇帝,惶恐之下闹出了不少笑话:“或语冗碎不可了,上必云‘减省些’;或误称‘臣’为‘知县’;或误称‘上’为‘老大人’,旋觉误,仓皇称‘老皇上’者。上微笑。”官员们讲话错误百出,触犯忌讳,但崇祯帝以微笑表示对这些地方官的宽容。
皇帝也“金口难开”
不但一些官员有意不多说话,而且一些皇帝也刻意少言寡语。
皇帝之口被称为“金口”。俗话说,“金口难开”,意即皇帝是不会轻易开口说话的。
陈洪谟《治世余闻》一书据李东阳《燕对录》云:自明英宗天顺时期至明孝宗弘治时期,40年间,英宗、宪宗及即位之初的孝宗,难得召见内阁大臣,每次见面不过一二句话。弘治十年(1497)三月的一天,孝宗听大臣讲解经书毕,召见内阁大臣徐溥、刘健、李东阳等,皇帝讲的话比以往多得多,令李东阳大为惊奇。其实这一天接见内阁大臣,明孝宗只讲了10句话。句子短的只有两三个字,长的也不过20个字。短句如:“近前”,“看文书”,“与先生辈计较”,“吃茶”。在李东阳看来,这是破天荒第一回。
这里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宋朝至和年间(1054-1055),仁宗皇帝得了很重的病,连续昏迷三天。治愈后,“帝自此御朝,即拱默不言。大臣奏事,可即首肯,不即摇首”。宋仁宗从此不再开口,仅以点头、摇头表示对大臣的报告允准与否。其实他并没有丧失语言功能。幸亏当时有富弼、韩琦、文彦博、包拯等一批名臣为他支撑局面,朝廷才得以正常运转。
睿智如唐太宗者,也不多言多语。唐太宗言:“朕每临朝,欲发一言,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是以不多言。”担任给事中并负责起居注的杜正伦说:“臣职在记言,陛下之失,臣必书之,岂徒有害于今,亦恐贻讥于后。”他点破了唐太宗的心思,原来唐太宗是怕多讲话出错,危害百姓,并被后人耻笑(因他的言论都要被史官记录下来,他本人都看不到)。
皇帝讲话一般少之又少,这是树立威势和驾驭群臣的需要。他们一方面标榜以儒家学说治国,一方面采用法家倡导的统治术。《韩非子・主道》云:“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意思是说,君主的原则,以静退为宝。自己不操劳事务而知道臣下办事是拙还是巧;自己不谋划事情而知道臣下的计谋会得福还是会得祸。因此君主虽然不说话,臣下却能很好地提出自己的主张;虽然对臣下不作规定,臣下也能作出更多的功效。皇帝少说话,显得高深莫测,威严无比,可使臣下产生敬畏之心。
古代官场,没有自由、平等讨论的气氛。要让官员们消除顾虑、畅所欲言,很难做到。

        来源:人民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