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之笔〗相关人物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
〖董狐之笔〗涵义
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董狐之笔〗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狐之笔〗辨析
〖董狐之笔〗读音:dǒng hú zhī bǐ
〖董狐之笔〗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
〖董狐之笔〗造句
1、春秋有董狐之笔,恶不掩,善必彰,当年赵盾弑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连杀数名史官,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2、先生嘱我只管先看鬼故事,将来重看自会参透董狐之笔了。
3、唐德刚是一位公正敢言的历史学家,尤其以“董狐之笔”评点近代中国人物而出名。
4、他们遵循孔老夫子关于诗歌“兴、观、群、怨”四大社会功能之说,抱屈子之怀,执董狐之笔,秉婉约之心,抒豪放之志。
〖董狐之笔〗成语典故: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当时的史官与后世大有不同,他们既典史策,又充秘书,即协助君臣执行治国的法令条文。传宣王命,记功司过是他们的具体职责,兼有治史和治政的双重任务,实际就是具有褒贬臧否大权的文职大臣。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君臣大义,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故董狐定之以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这是因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掌握国命,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以礼义为违合的书法原则,早已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并非都能受到赞扬,而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齐国太史就因写了权臣崔抒的“弑君”之罪,结果弟兄二人接连被杀。董狐之直笔,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此,孔子赞扬他,后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这种精神已为后世正直史官坚持不懈地继承下来,成为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董狐之笔〗成语接龙:
董狐之笔→笔伐口诛→诛故贳误→误认颜标→标新领异→异草奇花→花说柳说→说短道长→长辔远御→御沟红叶→叶公好龙→龙骧麟振→振穷恤寡→寡人之疾→疾言厉色→色授魂与→与人为善→善始令终→终而复始→始终不易→易于反掌→掌上观文→文治武力→力学不倦→倦尾赤色→色如死灰→灰心槁形→形输色授→授业解惑→惑世诬民→民心不壹→壹败涂地→地老天荒→荒淫无道→道貌岸然→然荻读书→书缺有间→间不容发→发上指冠→冠绝一时→时不我待→待字闺中→中心摇摇→摇席破座→座无虚席→席门蓬巷→巷议街谈→谈情说爱→爱才如命→命在旦夕→夕寐宵兴→兴微继絶→絶少分甘→甘分随时→时不可失→失道寡助→助我张目→目迷五色→色胆包天→天灾地变→变化无常→常年累月→月落乌啼→啼饥号寒→寒蝉僵鸟→鸟焚鱼烂→烂若披锦→锦绣前程→程朱之学→学富五车→车载船装→装潢门面→面无人色→色色俱全→全盘托出→出凡入胜→胜残去杀→杀鸡为黍→黍离麦秀→秀才造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