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86|回復: 0

[人物故事] 诸葛亮与曹操如此相似,你可曾注意到?

[複製鏈接]
诗哲思 發表於 2017-9-2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曹操一个是大忠,一个是大奸,是对立的两极。但从史实而论,三国时期真正与诸葛亮具有可比性的就是曹操了。诸葛亮与曹操有很多相似之处,你可曾注意到?

从外在的因素讲,诸葛亮与曹操做的都是大汉的丞相,两人都有强烈的意愿要实现统一,并都切实付出了努力和行动。两人都切实控制着其所在的朝廷的大权,都具备废掉皇帝自立为帝的条件,却都没有去做这一步,而是执臣节以终。从内在的因素讲,两人施政的主导思想都是法家思想,及峻法督责臣下。以下详论之。

诸葛亮与曹操都真心推动统一

一、统一之意愿与努力。汉末从董卓之乱起,各军阀势力割据一方,有的是聚土以自保于乱世,如刘焉、刘表等;有的是乱世纵横,军阀劫掠,如吕布、李榷等;有的欲闯出一番功业,千古扬名,如孙坚、袁绍、刘备等。以上所说这些人,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混一宇内的念头,但即使有,那也不过是他们个人私欲的膨胀或作为个人功业的极至表现而已,他们并不把天下之统一本身当作最高、最重要的目标去追求。曹操与诸葛亮虽然同样秉承时代精神,欲建立一种英雄之功业,但他们两个人又与孙坚袁绍袁术等人不同,在追求自身功业的同时,也真正把统一当作最高的目标去追求,并冒着巨大的危险和牺牲去努力。

赤壁之战前,曹操不可能不明白自己的弱点(内部并不稳固,南北水土不服),之所以要急于进兵,正是因为他心目中把统一看得很重要。而即使赤壁失败后,他也并没有放弃统一的努力,那时候他的权势已经没有人能够动摇,也就是说,如果他纯粹为个人考虑的话,他根本没有必要再冒险进兵。诸葛亮的情况同样如此,以蜀地之险要,他当然明白防守是最有利的。他之所以六出祁山,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为统一大业尽上自己的一分力量。

诸葛亮与曹操权倾朝野而终执臣节

二、权倾朝野而终执臣节。诸葛亮与曹操都深刻明白纲纪对政权稳定性、进而对社会稳定性的重要作用。纲纪在汉魏之际最重要的维系便是君臣之节义。汉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只要汉皇帝依然是刘氏子孙,他就依然继承着汉王朝的政权合法性基础,绝大多数老百姓就会认可一个中央朝廷,野心阴谋之势力若欲独-立割据,就没有名义,也就有所顾忌。如果汉帝被废,他姓称尊,必将导致割据蜂起,战乱不息(后来曹丕废汉帝时,之所以没有更多反叛割据,是因为这时一个新的政权已经建设完成并控制北方主要地域,而不同于曹操时有那么多割据力量)。刘备、刘禅的蜀汉政权在名义上依然延续了汉王朝,诸葛亮所面临的问题与曹操类似。诸葛亮虽有刘备『白帝托孤』的嘱托(〖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更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刘禅而留名后世。诸葛亮与曹操都有废帝自立的条件而终执臣节,在这里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顾全大局之心。

诸葛亮与曹操皆行法家之术

三、行法家之术以救汉之弊。汉政之弊,在于政宽而纲纪废弛。政宽而豪强大族霸占土地人口,土地兼并严重,朝廷不能制止;纲纪废弛而皇纲不立,外戚宦官弄权,党争迭起,政治遂至于无可救药。当时欲救此弊,最要者为行法家督责之术(此观点参考吕思勉所著〖秦汉史〗)。魏武帝、诸葛武侯皆深知此意。

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官僚系统,法家之意在于认为统治者要作为法的意志的体现者,要与整个官僚系统站在对立面上,严行督责,不容其宽殆。曹操之行法家之术,不仅体现在他对孔融等恃才傲物的儒生坚决镇压,也体现在其带兵时,即使是自己的亲信兵将,一旦违法,也严惩不迨。如〖三国志·于禁传〗云: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掠。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后来曹操大大表扬了于禁的这次执法。关于诸葛亮之行法家之政,陈寿的评论已非常鲜明地点出了这一点,其云:『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诸葛与曹操都不是忠于汉王朝

对以上三点,又分别要有补充说明:

就第一点和第二点来说,诸葛亮与曹操虽然都尽力欲实现统一,并且终身对汉执臣节,但他们并不是抽象地忠于汉王朝。

对曹操而言,他不废汉献帝以自立,是因为这样(以丞相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对自己最有利,一来是本势力内部有很多人是因为忠于汉而才为他曹操作战的,如果曹操称帝,内部肯定会发生叛乱,自己力量会被削弱,也就无法建立心目中最高的功业。二来从对外讲,只要汉献帝还在,这个政权就比孙权和刘备的政权有更强的政权合法性,出兵讨伐就师出有名,还可以以汉献帝的名义分封对方令其听命(这一招曾经对吴用过)。如果这些有利因素失去,或变得不再必要,曹操完全有可能废汉称帝。所以我不认为曹操是汉的忠臣,虽然他在客观上对汉王朝功大于过。曹操确实希望实现统一这个自己心目最高的功业,但并不一定要实现汉王朝的再次统一,如果条件具备,曹操当然是希望自己来开创一个新王朝。只是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曹操认为维持汉王朝的名义更有利于推动统一,所以才没有废汉自立。

对诸葛亮而言,他也不是忠诚于汉王朝,而是忠诚于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是忠诚于刘备的王朝。因为如果他是忠于汉的话,早年就应当积极为汉王朝解决问题,而不是隐居。当时曹操还绝对没有叛汉的迹象,诸葛亮不可能预见以后的历史。再说,刘备在到新野前,也是朝秦暮楚,其行动无法表明他就是汉王朝的忠臣,而最多是一个欲在乱世建立功业的枭雄。还有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诸葛亮最初为刘备提出三分设想的隆中对,完全是为刘备个人所设计的谋略,而不是以汉王朝天下为出发点。后来诸葛亮控制蜀汉朝政大权后,并不废掉刘禅,同样一来是因为蜀汉的许多将士所忠诚的对象是刘备,诸葛亮并没有把握使他们都忠于自己;二来是因为若废刘自立的话,对外出兵就完全没有任何名义了,将士也不会听命,自己也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功业。

两个政权的结局都早已注定

就第三点而言,行法家之术是需要有很高的政治智慧的,因为申韩之术要求密藏于心以驾驭臣下。诸葛亮和曹操本人都有非凡的才华,能够靠个人的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力量,把握好法令之度(中国法家的法是要靠统治者去行的法,特别讲究一个度,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他们的继承者都没有他们那种政治才能,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诸葛亮死后,费祎、蒋琬、杨仪、姜维之徒继续奉行法家之术治国,对外更是持续用兵,终至于『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吴书·薛琮传〗注引〖汉晋春秋〗:薛羽向吴主孙休所述在蜀见闻)这并不是说法家申韩之术是错的,因为在诸葛亮在时,『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三国志〗)法家之术必须有相应的人才能行之,诸葛行而能使吏治、风化肃然,其继承者无其才而行其政,结果就是政治黑暗,国土凋敝。此诚无可奈何之结果。

曹丕是聪明的,他知道自己没有父亲的才能,无法靠父亲那一套继续维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所以他改弦更张,先废汉帝以自立,如此将导致的不良影响他是清楚的,这意味着对外将丧失对吴蜀的政权合法性优势,意味着对外不再可能有大的进取,同时对内要面临小股反叛。但称帝的好处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他不需要像曹操那样凭密藏于心的申韩之术来驾驭臣下(曹丕做不到),皇帝称号的本身便能赋予他绝对权威,使他能够控制这个政权,而这一点对曹丕又是最重要的。再说,经过父子两代的积累,魏政权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而不再像当年曹操要面对那么多的割据势力。曹丕的另一项变革是采纳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把自己的政权重新建立在世家大族支持的基础上,而不再像曹操那样对士族采取打压的政策。内政措施上由曹操的严又回到汉朝的宽。

曹丕这些措施的结果,一方面使曹魏政权得以延续,但另一方面是对内和对外都削弱了这个政权的力量,对外不可能有大的进取和扩张还是次要的,对内施政之宽培养了司马氏这样的权势家族的力量,而禅让之行也同样为自己政权的灭亡提供了范本。真不知是该为其幸还是该为其哀。

作者简介

孔门弟子,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归宗于儒学一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惜乎道之不行,乃寄情诗词,游戏文字,以为隐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