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0章〗孔子的政治抱负是什么?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朞(音jī)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苟』字,指如果,假使。『朞月』的『朞』字,读一声,与『期』字同义。『朞月』,即期月,也就是一周年。『可』字,表示仅仅可以了,尚有不足之处。 孔子这段话是意思是说:『如果有人用我来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初见成效,三年就会大见成效。』 孔子是在什么背景下讲这番话的呢?据〖史记〗记载,魯哀公二年(西元前493年),孔子去卫国,当时卫灵公年老,怠于政事,不用孔子。孔子身怀济世之才,却又处于乱世之中,各国诸侯热衷于武力相争,对孔子所倡导的礼乐仁和之道不予采纳,于是他说出了如上的话。 孔子此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亲身经历的。鲁定公九年(西元前501年),孔子在鲁国任中都宰,卓有政绩,治理一年,成为四方学习的榜样。第二年,即由中都宰升任司空,由司空升任大司寇,代行相事。第三年,即鲁定公十一年(西元前499年),鲁国大治。后因堕三都触犯了执掌鲁国大权的三桓的利益,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孔子的话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不能付诸实行的感叹。 附: 【原文】 13·10子曰:『苟①有用我者,朞月②而已可③也,三年有成。』 【注释】 ①苟:如果。②朞(音jī姬)月:一周年。朞,通『期』,期月即一年。③可:仅仅可以而还不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来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初见成效,三年就会大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