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填词开个好头有技巧,想知道你就认真读词的起调、发端要『工』。要象园林的门扉,使人一推开便能窥见佳景的一角,但又不能一览无余,这样才能引起一定要走进去、看下去的浓厚兴趣。宋词中有一些比较常见而又有特色的开头: 一、造势开门见山,直陈胸臆,一起句就道出词的主旨或概括词的内容。单从词句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似引弓待发,往往笔锋一转,便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称之为『造势』。 这种方法不单豪放派词人指陈时事、言志咏怀时常常使用,就是婉约派的抒情作品也不乏其例。 柳永是很擅长铺叙的,他写钱塘一带壮丽景色和杭州繁华生活的名作〖望海潮〗,便有一个似乎颇为平直的开头: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象散文一样直陈而出,粗笔勾勒了全词所写对象的轮廓。接着镜头由远而近,写全景、写江湖、写市廛、写西湖、写游客,便都有了一条贯穿的主线,使读词者不能中辍。同时,作者先抹一粗笔,接着再皴染着色,精描细画,吟出『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精炼秀丽的名句,粗细相映,韵味更显丰厚。 有时开头虽全用平常词句,组织起来却显得奇特豪迈。如刘过的〖沁园春〗(寄辛承旨):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使入一读便好象听到了词人的朗笑,摸到了词人的脾性。接着,笔锋突转,平空请出白居易等三位历史人物,传声肖形,借古人之言,表自己之志,全用赋法而带有很浓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果没有开头那样一个开门见山的起句,后文就会显得平淡了。 二、造境由写景入手,先造出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叙事,带出词的主体部分来。称之为『造境』。 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起手先画出一幅春江静秀和平的风景画:山前飞着白鹭,水底游着鳜鱼,多么自由而恬静啊!这样的开头正是给下文以渔父自况的作者出场造成一个典型的环境;作者也用这个环境寄寓自己要求超脱现实的思想感情。 写景为的是写情,是苍莽阔大还是静谧偏狭,全由主题需要决定。同是写秋景,范仲淹的〖苏幕遮〗写的是羁旅思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这样的非常洗炼地描绘出一个寂寞、雕零的深秋景象,使人一看便产生羁旅难熬、心情调怅的感觉。辛弃疾的〖水龙吟〗主题宏大得多,他的开头是: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多么广阔的江南秋景,我们感到的是阔大苍郁而不是凄凉孤寂,因为只有这样的境界才切合作者宽阔的胸怀,才包容得了作者在词中寄寓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激愤。 三、造思先设一问,或点出题意,或造一悬念,引入深思,使入急于要看下去。然后以答语形式引出词的主体。这是词人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是渭『造思』。有时,先用一个反问句,明退暗进,随即把正意推出,有如引弓发丸一般。如: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重无数。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李清照〖临江仙〗) 这两段都是先用一个特指句开头,说是『特指』,其实答案已隐含其中(烦恼无尽,庭院深深),因而下文都不正面作答,而用肠断、春归写出相思、怅恨,用柳烟、雾阁象征深院浓愁,意境比直陈深了许多。 这种以问开头的手法,比较适用于表达细腻的感情,但名手也能用来表现豪放的精神。例如: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苏轼〖满庭芳〗) 问语似乎平常,答语却出人意外,一问一答特别显得深情而豪迈。清郑文焯评他是以『健句八词,更奇峰突出』。 再比如: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辛弃疾〖王楼春.戏赋云山〗) 出语便很奇特,答语又故意含混,确能使人仿佛面对云峰,有神奇怪异变幻莫测之感。
华韵点评: 任何技巧都不如花时间去熟读各种古典诗词:唐诗三百首、宋诗一百首、乐府诗集、曹操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