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7 11:23:45 39健康网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系统,它在收缩时将血液输送到组织器官,舒张时血液则从组织器官回流到心脏,完成新陈代谢过程,以保障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活动。
很多人想知道,心脏为何会有节律地工作呢?这主要依靠分布在心脏本身的左主干、回旋支和右冠脉三支血管的营养供给。研究发现,如果任何一支发生痉挛、狭窄,都可以造成冠状动脉病变即冠心病。
中医疗法可治冠心病
我们都知道,西方医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从局部揭示了冠心病的病变特征。目前,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冠心病的诊断有了长足进步,支架和搭桥技术也应运而生,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
但是我们的中医注重整体观,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天人相应等等。中医认为,人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心脏有病病位不只在心,可以由其他疾病累及。理念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治疗方法的不同。
比如在夏季的梅雨季节,气压偏低,特别是三伏天(属中医理论的长夏季节)时,许多冠心病患者明显感到胸闷、气短、头昏、胃脘堵闷、不思饮食,颜面似乎蒙上淡黄色,舌诊常见舌面布满黏腻苔垢,号脉脉相细而滑利,中医称作濡脉,西医多认为是缺氧,或许会建议患者进行氧疗,而中医认为是湿邪阻滞,胸阳不展,服用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诸多症状会迎刃而解。
再如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生气盎然,而许多冠心病患者却无意苦争春,感觉心烦、急躁、口苦、口黏,精神亢奋或焦躁难以自控,心慌胸痛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并且出现大便秘结,难以入眠,舌红苔黄腻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西医一般认为患者患上了焦虑症,常常给予镇静和抗焦虑药物治疗,但是给患者平添服用镇静药物有可能成瘾的烦恼。而中医认为,这种现象属于痰热征象,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黄连温胆汤后就可以纠正不良状态。
另外中医也发现,痰热与湿阻不仅仅与季节有关,其可出现在任何时间,并且脾虚为其始动因素,而饮食失调、劳逸失常和思虑过度则是脾虚的三大危险因素。如果一个人不注意脾虚的症状,则会出现代谢异常,如果聚湿成痰,积痰生热,就会阻滞心脉,造成心脏的缺血缺氧,此时如果内因与外因交互影响,就会加重病情。
出现脾虚时比较容易发现,其时常呈现神疲肢倦、短气讷呆、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弱等症状,现在多用五味异功散、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加以调理。
另外,脾虚、湿阻、痰热状态还可以相互兼夹。结合现代医学来看,这有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失调机制有关,而这是遗传、社会、生物、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此,我们提出《三要三不要》和《五宜诀》,从自身做起加以提早预防或缓解已有病情。其中,《三要三不要》即:“一要宽容豁达,二要节食调饮,三要劳逸适当;不要多思虑,不要过饱食,不要超劳逸。”《五宜诀》即“心宜宽,胃宜欠,体宜动;精宜守,神宜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