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67|回复: 0

刘瑾必有替人(图)

[复制链接]
阿土伯呀 发表于 2010-8-1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00811342393443114.jpg
3 K5 L* ]1 d! l9 ^

4 S. f! {. N3 l' M# |* Y1 w2 x " B( U! w, G/ S% w
    刘瑾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姓谈,生于兴平(今陕西兴平县),自幼净身,做了镇守太监刘顺的义子,因此改姓刘。明英宗天顺(公元1457-1464年)初年刘瑾入宫。虽然后人难以找到记述这位小太监生活的直接史料,但我们可以猜想,那时的他是多么卑微、多么战战兢兢。不过,低眉垂眼的刘瑾获得了一个好榜样,即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权势威震朝野的宦官王振。刘瑾对王振很仰慕,从做派到手段,都深受影响。刘瑾为什么学习王振?
1 p2 q. d2 H1 |$ B% N' w" B2 J+ M8 J( f+ N
    王振是明代宦官擅权的第一位太监。明宣宗去世后,九岁的太子朱祁镇成为皇帝,即明英宗。王振曾侍奉太子于东宫,朱祁镇对他很是敬畏。英宗即皇帝位后,王振便青云直上,被提拔为司礼监太监。走上政坛后,王振首先摘掉了朱元璋所立的限制太监干政的那块铁牌,然后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贪赃受贿。《明史》载:“振权日益积重,公侯勋戚呼曰翁父。”《菽园杂记》曰:王振有一次问不长胡须的工部侍郎王某:“王侍郎,尔何无须?”王侍郎回答:“公无须,儿子岂敢有须。”据说事情传出去以后,许多家伙把胡须剃去了──因为王振虽然权倾天下,到底太监的生理和权力没有必然的联系──胡须是长不出来了,恁大的官都没胡须,凡僚小官哪能髭须满唇?至于贪污腐败、公开纳贿更不要提了,那是必有的事情,凡绝对的权力总会导致绝对的腐败。 ; F( t7 h  p8 L0 [  m

, ?6 ?- z8 O9 T6 \    猜想起来,刘瑾对王振崇拜的原因有三,一是出身都不高,虽进了宫,身份却很低贱,任人驱使。二是有掌控朝廷的可能。天下是皇帝的,朝廷是皇帝的,只要和皇帝搞好关系,一切皆有可能。假如天下的事众人说了算,刘瑾就不会在内心树立王振这个榜样了。三是一旦干政成功,朝臣就会一边倒。权力这个东西,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