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太原日报 古交不但有着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更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从凤凰岩遗址、石千峰遗址、马鞍山遗址等几处典型遗迹考察鉴定,都可以推考到80万年至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期的繁衍生息地之一。在这块一河三川的风水宝地上,确实留下了多少深沉广博的文化积淀,聚集了多少世代流芳的文明传承。
其日用词语极为丰富,表情达意、随心所欲。俗语谚语流传遍布,出口成章、用之不竭。比喻歇后、各色各样、逼真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名言名录、取材广泛,婴儿学语、世代相传,地方特色的语言文化别具一格,交流自如,童叟皆明。西仙洞穴、汉碑林立、南岩石窟、隋唐雕刻、古今奇观、狐偃狐突。各种传奇故事,流布广泛,龙城凤境,山水见证。物迷字谜,幽默风趣、俗中有雅、雅中见俗。古交的方言土语真是浩瀚无际的大海洋。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新国策,建设社会主义特色中国的新举措,使我们古老的古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整个环境的大变革,气候的大变迁,生产的大转型,当然也导致了文化领域的新陈代谢,更新换代。一些传统的旧风俗、旧文化、旧观念,受到新浪潮的冲击,逐渐埋名隐姓,陆续淘汰。就地方乡土语言来说,流失也已经相当明显、相当严重。
历代古交田园农耕,今日古交工矿企业;昔日古交山庄窝铺,眼前古交、高楼大厦。乡村入城市,农业转工业,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交流工具,必然得转型。以往的古交人口十万不足,今日的古交人口二十万之多,外来之人小可半数,外来方言乡音逐渐流入,再加上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甚至学习外国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大大削弱了世代传承的家乡方言,削弱了优美精湛的当地特色土话。
1987年 《古交民间文学汇编》拾取了一些,2005年《可爱的古交》又摘取了一些,去年《太原日报》古交版也登载了一些,但只不过是茫茫沧海中捞取了点滴,撒了一布袋黑豆才捡了两颗。近日,我本人出于一生喜好文化,喜好多事之性格,将头脑中一些日用方言土语又作了一些记录和整理。一者是与众文朋学友交流研讨,二者是想把这些珍贵的前人文化、历史文明流传后世、流传后人。不管是杞人忧天,还是枉心费苦,我还是想得到父老乡亲们的赞同和认可,想得到更多的知音好友。(王绪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