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75|回复: 0

[汉语词典] 《论语》中“而”的考察 (2)

[复制链接]
顺天道化 发表于 2010-11-19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人大国学网
(1)子欲善而民善也。《学而》
  杨伯峻《论语译注》“您想把国家治理好,百姓就会好起来。”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
  陈蒲清《四书・论语》“君子从根本上努力,根本确立了,仁道就会产生。”
  上例中,从句法结构分析,“而”连接的两个分句是并列的,但从语义特征分析,它们又成条件关系。
  (八)“而”连接结构助词与动词。
  例如:
  (1)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公冶长》
  杨伯峻《论语译注》“老师关于文章方面的学问,我们听得到。”
  (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
  张中卫《论语直解》“我不能看见圣人了。”
  (3)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随有粟,我得而食诸?《颜渊》
  杨伯峻《论语译注》“……,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的着吗?”
  三、“而”的语法特征灵活多样,在《论语》中“而”有一例犹“为”或“见”,表示一种意念被动。
  例如:
  夫如是,奚而不丧。《宪问》
  杨伯峻《论语译注》“奚而,俞樾《群经平议》云:‘奚而犹奚为也’。杨氏也释为‘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败亡?’”
  四、“而”在《论语》中用为助词。
  “因古代汉语中没有时态助词”《文言基础知识》,所以,我们这里谈的只是结构助词。“而”在《论语》中用作助词主要出现在两种结构类型里,即主谓和壮中结构里。
  在主谓结构里,“而”表示加重语气。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做个人,却不将信实,不晓得那怎么可以。”
  (2)人而不仁,如何礼?《八佾》
  杨伯峻《论语译注》“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卫灵公》
  陈蒲清《四书・论语》“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
  上例中,“而”都处在主谓语之间,强调主体论元的行为动作或状态。“而”在句子组合规则中起辅助连接作用,无实际的语义。
  在状中结构里,“而”连接副词或副词短语,作核心论元的状语,对谓语动词加以修饰,如;
  (1)子路率尔而对曰。《先进》
  杨伯峻《文言虚词》“子路不假思索地便答道。”
  (2)必不得已而去,于斯诸何先?《颜渊》
  杨伯峻《论语译注》“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军备和信用这三项当中一定要去掉一项,你先去那一项?”
  (3)曾独立,鲤趋而过庭。《卫灵公》
  杨伯峻《论语译注》“(他老人家)曾经一个人站着,我恭敬地快步过庭院。”
  上例中,“而”前面的谓语成分对核心论元动词加以描述,如(1)中“率尔”是“对”的方式态度,是对“对”的修饰限制。
  另外,《论语》中有一例用法如“之”。
  如:
  君子听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例中的“君子听其言而过其行”同“君子听其言而过其行”语法功能一样。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注释为“‘而’用法同‘之’,说详《词诠》。皇侃所据本,日本足利,这一‘而’都作‘之’。”
  五、“而”在《论语》中用作语气词。
  如:
  (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而思?室足远而。《子罕》
  (2)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微子》
  上例中,“而”都位于句末,相当于“啊”,如(1)《文言虚词》注释为“……翩翩的摇摆啊!”陈蒲清在《四书・论语》注解为“算了吧,算了吧,今天从政的人危险啊!”
  在《论语》中“而已”相当于“耳”,表示限止,常用在句末,并且多与其它语气词“矣”、“乎”等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罢了”。
  如:
  (1)夫子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2)君子质而已矣,何以为文?《颜渊》
  (3)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上例句末中的“而已”语法功能也表是语气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主要落在“矣”上,它们共同描述主体论元的动作行为状态。如(1)中的“而已”表示对“忠恕”的程度限止,它和“矣”共同来描述主体论元的行为状态。
  综上所述,“而”在《论语》中的语法功能不仅有实词中的代词,还有虚词中的连词、助词、语气词。从中我们发现“而”的语法功能在战国时期已被虚化,但程度不太深,还不够完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张中卫.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4]孙钧锡.文言基础知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8.
[5]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文言虚词浅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6]陈蒲清.四书[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作者:吕 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