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4|回复: 0

[史学]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最高权力的交接(3)

[复制链接]
夏知 发表于 2012-2-2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中华文史网
现在我们看到了,最初的固定顺序继承法就是被怀有“私心”的君主们自己破坏的。他们置王室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不顾,炮制了所谓的“嫡长继承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幼子即位或无子即位的情况,这时君权极可能不能平稳继承,大权极易旁落于非王室成员之手,动乱也极易产生。即使将来少年君主顺利继位掌权,他的治国经验怎么能跟早已成年的王叔们相比呢?
  然而,即使对本来就已千疮百孔的嫡长继承制,君主们还要加以破坏。因为它不仅约束了无继位资格的王室成员,也约束了君主本人,使他不能因宠爱某个后妃就让其子继承王位。这对于那些从不愿受任何制约的君主们来说无疑是很不爽的。在此后三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反复看到,即使很英明的君主有时也极想摆脱固定顺序继承法的约束,更别说那些昏庸之辈了。
  可能是第一起君主自己破坏嫡长继承制,从而带来严重恶果的案例发生在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以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导致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犬戎进攻宗周,并杀幽王于骊山下,使存在近300年的西周王朝灭亡。”[11]
    (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其它势力对君权的争夺
  除君主外,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势力:储君(太子)、宗室诸王、女后、外戚、宦官、武将、权臣(主要指文官,尤其是宰相)、分封贵族、世家大族。他们都曾经是最高统治集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君主维持统治的主要依靠力量。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君主失去对他们的控制,这些势力就会反过来成为君主及君权继承的重要威胁。
  在君主制社会,虽然名义上最高权力是君主的天然属性,但实际上君权属于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激烈斗争的胜利者,统治阶级的中下层和老百姓并不会(也不能)因为君主不能行使大权就起来造反,所以君主在很多时候只是君权的象征,而非君权本身。
  必须区别君主与君权:在专制社会,不受约束的专制君权始终是存在的,但并不只是君主在使用它,任何篡夺了君权的人都能行使它。
  因此,君权继承之所以总是不能顺利进行,固定继承顺序之所以总是被打乱,除了君主自己往往就是一个破坏因素外,其余则是因为这些势力的干扰。
  1、立储困局――储权的强与弱
  太子是君权的法定继承人,照理说应该是最希望实现君权平稳过渡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干扰因素呢?但事实就是这样,“立储困局”几乎陪伴君主制终身。
  由于太子是权力继承的最大受益者,其它失去染指君权机会的势力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千方百计想把他拉下马――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恰是太子处境的最好写照。太子既知身处险境,当然要设法自保。除了千方百计讨君父的欢心,还要做的就是利用储君的身份吸引趋炎附势之徒投靠,尽可能壮大自己的私人势力,压倒潜在的竟争对手,为顺利继承王位及接掌君权打下基础,或者干脆在时机成熟时提前政变夺权。正是出于对太子提前夺权的担心,“储权”一旦强大君主必然会感到威胁――一山不容二虎。
  比如努尔哈赤曾先后让嫡、庶两长子代理国政,但两子为树立自己的权威,一再打击功臣宿将,嫡长子诸英甚至有轼父图谋,使努尔哈赤的两次尝试彻底失败。康熙是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预立太子的皇帝,他为培养太子下了很大功夫,并屡屡授予“监国”大权。但太子想早登皇位,勾结重臣企图迫康熙禅位,康熙当然舍不得放权,只能废太子了事。最惨是隋文帝杨坚,临死前发现太子杨广不孝,欲废,可惜杨广羽翼已成,遂轼父登位。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于是乎君权继承的最大受益者,终于反过来成为这项制度的威胁――君权继承的前提是父死子继,不是父还未死子就继啊!
  其实历代帝王大都深知“君权面前无父子”,对太子培植私人势力颇为忌惮,常常是一有人告发太子谋逆就信以为真,捕风捉影地错废、错杀了不少太子,父子之间的信任度极低。作为君主,绝不能容忍自己的权位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威胁,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于是采取各种措施对太子加以防范和限制,使之不能于自己仍在位时便坐大,甚至不在生前册立太子,光凭一纸遗诏就想实现君权的顺利继承。这样做的君主多是信心膨胀,自以为威镇天下,人间至尊,遗诏一出,莫敢不从;岂不知专制社会只认权不认人,何况还是死人。如果只是一味削弱储权,没有事先把觊觎君权的其它势力控制在无力做乱的范围内,其结果就是:虽然解除了来自太子方面的威胁,却大大增加了君权顺利继承的难度。历史上此类事件屡见不鲜。
  比如秦始皇不早立太子,也就更谈不上为其树立权威,包括长子扶苏在内的众多皇子,连个正式的名分也没有,当然无力对抗丞相与宦官的联合进攻,大权必然旁落。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如此,致使君权被其弟赵匡义篡夺。其实,预立嫡长子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时期已被经验证明,古人云:“王有嫡嗣不可乱也”[12],正是对“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13]的历史教训的总结。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