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3|回复: 0

[史学] 读《元典章》校《元史》(7)

[复制链接]
南丘 发表于 2011-7-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中国读史网
3.《元史》卷八三《选举志三・铨法下》(2073页):  
       凡补用吏员:至元……二十一年,省议:“江淮、江西、荆湖等处行省令史。拟捋至元十九年咨发各省贴补人员先行收补,不许自行踏逐,移咨都省,于六部见役令史内补充。”
此条详见《元典章》卷十二《吏部六・吏制・令史・收补行省令史》:
  至元二十二年正月,御史台承奉中书省札付该,……都省议得:江淮、江西、荆湖等处行省见设令史,如遇阙员,拟将至元十九年四月以后咨发各省贴补月日人员,先行挨次收补。更或不敷,不许自行踏逐,移咨都省,于六部见役请俸令史内发遣补充。
《元典章》文件的年代“至元二十二年正月”,是御史台收到中书省“札付”的时间。中书省定议的时间,当如《元史》所言,在至元二十一年。《元史》“拟捋至元十九年咨发各省贴补人员先行收补”一句的“捋”字,不通。据《元典章》,显然是“将”字之误[16]。
  4.《元史》卷八四《选举志四・考课》(2113页):
  凡通事、译史考满迁叙:……大德三年,省议:“各路译史如系翰林院选发人员,九十月考满。除蒙古人依准所拟外,其余色目、汉人先历务使一界,升提控一界,于巡检内迁用。”
此条详见《元典章》卷十二《吏部六・吏制・译史通事・路译史出身》:
  大德三年五月准中书省咨,吏部呈:“照得各路司吏九十个月,于吏目内任用;译史九十个月,历务提领一界,于巡检迁叙。又大德元年三月初七日奏奉圣旨节该:‘如今蒙古文字,学的多是回回、畏兀儿人有。今后不争等依例委付,蒙古人依先体例,争一等委付。’钦此。今来议得:各路译史若循上例升转,比附司吏,似涉大优。参详,除蒙古人合依旧例,其余色目、汉人,实役九十个月,历务使两界,升巡检,似为相应。如准所拟,本部为例遵守。具呈照详。”都省议得:“各路译史如系翰林院选发人员,九十个(引者按:此处脱月字)考满。除蒙古人依准所拟外,其余色目、汉人,先历务使一界,升提领一界,于巡检内迁用。”除外,咨请依上施行。
    《元史》中的“省议”,显然也就是《元典章》文件中的“都省议得”一段。两者有一处异同,《元史》中“升提控一界”,在《元典章》中作“升提领一界”,当以后者为是。提领与务使同属钱谷官(或称税务官),而地位稍高。《元史》卷八二《选举志二・铨法上》:“至元二十一年,省议:‘应叙办课官分三等,一百锭之上,设提领一员、使一员。五十锭之上,设务使一员。五十锭之下,设都监一员。……都监历三界,升务使。……务使历三界,升提领。’”提控全称为提控案牍,属于首领官,性质与提领、务使不同。从《元典章》文件可以看出,原来路译史的升迁途径是满九十月,历务提领一界,升巡检。吏部建议改为满九十月,历务使两界,升巡检(针对色目、汉人)。中书省稍作调整,定为满九十月,历务使一界,升提领一界,再升巡检。几种方案,都是在升巡检前要经过钱谷官的过渡。如果其中突然冒出首领官,似有不伦。另外《元史・选举志四・考课》在前面这段引文后面几行,还有如下一段记载:
  (大德)七年,……各路译史,如系各道提举学校官选发腹里各路译史,九十月考满,先历务使一界升提领,再历一界充巡检。
这里同样是历务使、提领各一界,再升巡检。总之,前引《元史》中的“提控”,应为“提领”之误。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