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张问明全文翻译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白话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明。孔子说:“似水般浸泡渐染的谮言,如切于皮肤般急迫的控诉,在他这里行不通,可以称得上是明啊;似水般浸泡渐染的谮言,如切于皮肤般急迫的控诉,在他这里行不通,可以称得上是远啊。” 注释 浸润之谮:谮,谮言,即毁谤、诬陷、中伤之言。浸,渍也,积也;润,滋润。浸润,指似水之浸泡润湿,不知不觉地逐渐渗透。 郑康成:“谮人之言,如水之浸润,渐以成之。”钱穆:“谮者之言,如水渐渍,初若不觉,久自润湿。” 肤受之愬:控诉之急切,如肌肤触受迫切,利害切身,易于打动人心。肤受,指利害切身,犹如切入皮肤乃至骨髓。愬,即诉。颜师古:“肤受,谓初入皮肤以至骨髓也。” 钱穆:“谮者毁人行,诉者诉己冤。” 可谓远也已矣:远,明之至也。《周书•谥法解》:“谮愬不行曰明。” 先贤注疏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人之明德。人若无此二者,非但为明,其德行可谓高远矣,人莫能及之也。 郑汝谐曰:形容小人之情状,无若圣人之言。凡谮愬者,使其正言之,人人皆识之矣。惟其便辟侧媚,入人以渐,虽智者或不察也。 朱子曰:毁人者渐渍而不骤,则听者不觉其入,而信之深矣;愬冤者急迫而切身,则听者不及致详,而发之暴矣。二者难察而能察之,则可见其心之明,而不蔽于近矣。 杨氏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然后谓之明,而又谓之远。远则明之至也。《书》曰:“视远惟明。” 苏轼曰:谮愬之言常行于偏暗,而狭迫者盖有所闻而忿心应之也。明且远者,虚以察之,则不旋踵而得其情矣。 吕祖谦曰:孔子于谮愬不行,谓之明且远,盖不轻听易动,惟远者能之。 康有为曰:凡人于左右近习之力,佞人奸诡之谋,虽有智者,无不惑矣。由其能用浸润之谮、肤受之愬故也。于是,忠贤见疑,正直被斥。听言者不可不慎诸。 徐英曰:惟明故远,达识足以豁惼衷;惟远能明,宏量足以容细事。能明且远,斯为君人之度。居高位者,可不思哉? 《松阳讲义》曰:此章与子张论明,谓只在人情物理上能精细便是明,便是明之远,不必远求。明者,是非邪正不惑而已;而是非邪正之淆于谮愬者最多。二者行,天下日以多事,究竟非二者之过,而使之行者之过。我胸中未有主张,故投之而易入,激之而易动。果能养得定见得透,是非邪正,洞然于我心,彼二者之术虽工,自无间而可入。 《汉书•刘向传》曰:夫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谗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士消。 成都范氏曰:谮诉不行,可谓明且远矣,未若谮诉不至之为难也。 颜延之曰:谮愬不行,虽由于明;明见之深,乃出于体远。体远不对于情伪,故归功于明见。斥言其功故曰明,极言其体故曰远也。 刘宗周曰:明生于诚。学者才不诚,便昏浊易动。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须知此心澄然无滓在,故曰可谓明也已矣。明则无乎不明,虽举天下之大、万物之众,皆坐照之有馀,非远而何?夫君子之明,不必求之远也,求其所以明而已矣。 唐文治曰:盖不行者,必在我有知人之学,使彼谮愬者不得行也。《离·大象传》曰:“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言其明之至远也。 按:一隐一显,一慢一急,而入于人心,惑乱之。明远者,则不动心,而不被惑乱也。不动者,心有主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学案》《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大义》《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会笺》《论语注》《论语意原》《逸周书》《汉书》《松阳讲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