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48|回复: 0

[中医理论] 遍身诊脉法

[复制链接]
华夏士子 发表于 2020-7-1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中医的诊法,切脉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自秦汉以后,以独取寸口为主。对于内、难经,伤寒、金匮等经典著作中有关遍身诊脉法,日益疏远,深为可惜。其实切脉应以遍身诊法较为全面,内、难、伤寒、金匮等巨著屡见不鲜。

仲景对此尤为重视,如伤寒论序言里指出:“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至于《内经》有关遍诊法的记载,更不胜枚举。可惜日久失传,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今天在党的伟大而正确的中医政策感召下,我们应积极钻研,努力发掘祖国医学中所有的宝藏,不断进行整理提高,为创造祖国新医学派献出自己的力量。

中医切脉诊断法

中医切脉诊断法

中医切脉诊断法

一、诊脉部位

人体各个关节附近或肌肉浅薄的部位,大都有大小不同的脉搏可诊,所以《内经》诊脉,以全身遍诊为主。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谓三部?歧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膏,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候奈何?……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以何候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遍诊法的定位,主要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与针灸分经取穴是相互关联的。不过,针灸取穴注重一点,即俞穴定位;而遍身诊脉,注重经线,不完全局限于俞穴的一点,有时甚至无俞穴名称,仅指出某处有脉。根据经脉发源于藏府以及经脉本身通内达外的生理特点,无论邪从外来或病由内生,都能从脉上反映出来,所以《难经》58难说:“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经脉流注的面积广,切脉的部位多,究竟根据什么原则,切诊那些部位呢?根据《灵枢》记述,能够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为十二原穴,因此,十二原既是针治的要穴,也是遍身诊脉的主要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观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谿,太谿二;膏之原,出于鸠尾(一名尾翳,在鸠尾骨尖下端),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一名下气海,脐下一寸半),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也”。临床所见,十二原中,除太白、鸠尾、脖胦较少运用外,其他都可以诊脉。十二经的原穴,实际上不止十二,他如手阳明经的合谷、足阳明经的冲阳、手少阴经的神门、手太阳经的腕骨、手少阳经的阳池,都是遍诊取位的原穴。

现根据《素问》三部九候论分部的原则,分述如下:

1.中部:手为三部的中部,是诊脉的主要地方。因为手有六条经脉分布,手之三阴在手内侧,下承足之三阴;手之三阳在手外侧,上通足之三阳,居于十二经脉交接的中枢,整体代表性最强,故手腕附近手六经所属的原穴,都有诊断意义。手六经中,以手太阴经原穴太渊穴的脉动最显著,故以此作为中部诊脉的代表。但是临床实践证明,很多疾病,太渊脉虽有所变化,不一定十分明显,必须分线诊脉,以经辨证较为可靠,所以手阳经的阳谿至合谷一线,手少阴经的神门前后一线,以及手少阳经的阳池至外关一线,手太阳经的腕骨前后一线,手厥阴经的大陵至内关一线等,都是诊断各经病变的主要处所。不过这些切脉部位,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不一定处处内有动脉跳动,我们所诊者,是经脉之气,(当然极大部分是动脉),所以平人经气平静,某些部位不易切得脉动,即是指下稍有感觉,也动象微弱,如手厥阴、少阳等便是。正因为如此,某经有病,某经之脉才变大易诊。据此,由平人不大之脉,诊得脉动变大,肯定该经有病,所以《难经》十八难指出:“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而断定病所。

2.下部:足为三部的下部,诊脉部位,以踝、趾关节附近的经脉原穴为主。如足厥阴的太冲,足少阴的太谿,足太阴的太白,足阳明的冲阳以及足太阳的昆仑等便是。不过,足太阴的太白,脉动太弱,少人运用,经常诊冲阳脉代诊脾经的病,因为足阳明与足太阴互为表里。仲景在《金匮》黄疸病脉并治中说:“趺阳脉紧为伤脾”。跌阳脉即是冲阳脉。胃气的多少存亡,关系于人的疾病轻重安危,故诊冲阳,可以决断吉凶。如《难经》十四难说:“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下部脉就是指以冲阳为代表的足部脉。至于王冰谓“足厥阴肝脉也,在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脾脉也,在鱼腹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等说,虽然在特殊情况下也能诊脉,但在一般情况下,既不方便,也不合乎实用。

3.上部:上部诊脉,有头面和颈项二部分:

头面部:头面部经脉分布极多,且为手足阳经交会之所,五官七窍俱在头面,故头面部诸脉之诊,主要诊候官窍病变。例如头角前额有病,可直接诊察两额之动脉太阳至头维一线;耳目有病,诊候耳前之动脉听会、听宫至目锐眦一线;口齿有病,诊候两颊之动脉,如人迎至地仓、巨髎等一线。这种诊脉法,是根据那里有病,那里就有脉动反常的道理决定的。

颈项部:手之三阳经脉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脉从头走足,都要经过颈项,故颈项动脉能诊断诸阳经脉的病变。具体的诊脉部位,有足少阳经的风池,督脉经的风府,足阳明经的人迎。其中以人迎为中心,因为足阳明脉行身之前。阳明者胃也,为气血生化之源,其经脉之气常旺,且阳明者二阳合明,是阳证的典型,所以人迎有代表颈项诸脉的作用。《内经》中的人迎寸口诊法,就是以人迎代表诸阳,寸口代表诸阴。《灵枢》禁服篇说:“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素问》阴阳别论说:“三阳在头,三阴在手”…王冰对此作了注释。“头谓人迎,手谓气口”。

头、手、足三部以外,还有胸部的虚里,在左乳下,属足阳明经大络,为脉之宗气,所以当暴病假死、手足无脉时,诊断这里以决死生,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腹股沟处的气冲,也属足阳明经,是经脉上下的要冲,故名气冲,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诊候阳明之气。可是比其他地方更不方便,运用更少,仅提出以供参考。

总之,全身诊脉部位很多,但经常取用的以头、手、足三部各脉为主,每部各有三处以上可以候脉,所以称为三部九候脉法,至于奇经八脉之诊,因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有俞穴外,其他六脉的俞穴都寄寓于十二正经之中,没有另诊奇经的必要。例如冲脉,其气则出于气冲,下合委中,又合少阴经下行至足,别绕跗上,至大指之间。《灵枢》动输篇有详细的记载:“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经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股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可见冲脉有病,可以诊气冲、委中、太冲等脉而得之。其他带、𫏋、维等脉也是如此。

二、操作手法

遍身诊脉法,由于要循经脉上下左右同时切诊,故有扪、循、按、切四法。

(1)扪:遍诊诸脉,相互对照,以便发现何经脉搏的变异较大,证明病在何经。举中部为例,以寸口为中心,左右可以同时诊断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或手厥阴。这种以一点为中心,左右同时诊断诸经的操作法,谓之横扪法。

(2)循:在一条脉线上,直上直下的切诊法,谓之循法。因为经气有虚实,脉动有长短,如手太阴肺经脉,壮年气血方刚,或火热实证的患者,脉长可达鱼际;如果久病或天行疫疠的暴病,肺经病重,太阴气虚,脉动不及寸口,甚至要诊肘窝尺泽或更上一些的天府。如果天府、尺泽脉绝,那就难于挽救了。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之复,……甚则入肺,欬而鼻渊,天府绝,死不治,……少阳之复,甚则入肺,欬而血泄,尺泽绝,死不治”。

(3)按:以医生的掌心或四指并拢,按抚病者的肢体,诊断病者皮肤寒热荣枯,谓之按诊。《灵枢》经中的尺肤诊,就是这种诊法。《灵枢》论疾诊尺篇说:“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欲无视色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歧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更具体地指出:“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又《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由此可见,脉象与尺肤是内外相应的,按诊尺肤和切脉有同等作用。

(4)切:遍诊法中的切诊,主要是指以医生的指头,在固定的部位,由轻而重,探讨脉波变化的诊法。切者近也,广义的切诊,凡是接触患者的肢体的各种诊断都可叫切,故独取寸口脉法的切,实际上包括了按法在内。而遍诊法的切,是和扪、按、循诸法同等并列的,因而也称为四诊,如《灵枢》经水篇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为因适而为之真也”。

总之,切、循、扪、按,是四种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诊法,是古人的经验总结,我们必须继承下来,并加以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三、临床运用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至高原则,诊断准确,辨证才不致误,所以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才能很好的为临床服务。遍诊法的分经诊脉,为我们正确辨证提供了既简便又可靠的依据,现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把如何运用这种诊法作原则性的介绍。

(1)分经诊脉,以脉证病: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脏腑经脉气血。生理反常便是病理,故百病都离不开脏腑经脉气血的反常。经脉通内达外,诊察经脉的变化,能知脏腑气血的病变,这就是分经诊脉、以脉证病的理论根据。例如温热病,初起于卫分时,手少阳经的阳池至外关一线的脉动而数。因手少阳属三焦水府,热病耗津,所以温病脉变由此开始。温病由阳入阴,首先犯肺,这时手太阴寸口一线,脉必洪大而数。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既传心包,必见手厥阴心包络的大陵至内关一线脉动而数。此为热入血分,病透心包,直犯心主,已成水火失济,势转危重了。伤寒与温病不能绝对分开,所不同者,伤寒初起,恶寒甚,或发热,或未发热,诊手少阳经脉,则不见动数,而寸口与人迎脉俱浮而紧,风府之脉,变异尤为显著。如诊得人迎寸口脉阴阳俱浮而循之长大(指脉形长粗而有力,本文指人迎长大,上可至头维,下可至冲阳;寸口长大可出鱼际)有力,或微恶寒,或不恶寒,已为热化之温病了。《伤寒论》载:“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反之,阳明少阳证见,或少阳、阳明经诸脉(本文指少阳上行之脉的风池,下行之脉的丘墟,和阳明经的头维冲阳等脉)变大而数,病已传变无疑。同理,伤寒二三日,当传少阳或阳明,而少阳、阳明之脉,如风池、丘墟、头维、冲阳等脉没有变异,病未传也,故有“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的记载。

临床上用遍诊法分辨寒热的真假,也比较可靠。例如手阳明的阳谿,手太阴的寸口以及足厥阴太冲,足少阴的太谿和足阳明的冲阳等诸阴阳脉俱小者,面虽微赤,此为真寒假热;如果以上诸脉滑大,虽手足厥冷,此为真热假寒,所以《伤寒论》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遍诊法在杂病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如诊妇人手少阴神门脉,滑数者为有妊,《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涩小为白带崩漏等血虚之候(太冲脉小亦同);诊产妇临盆时,手指中冲脉动甚者为将产之兆;诊小儿热病,十指尖跳动(尤其中冲),必发惊风。遍诊部位,有时可兼作针治穴位。例如眼病初起,可诊瞳子髎太阳穴一线或睛明穴动脉,如瞳子髎一线脉动而数,目疾的发展趋势,必由内而向下外方布散赤翳,可针刺睛明或捣刺内迎香出血;如诊得瞳子髎及太阳穴一线脉动而数,其发展趋势,多由上而外而下,可针刺瞳子髎或捣刺太阳穴出血。这种诊断并治之法,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他如小儿顖门之诊,也是属于遍诊法范围,众所皆知,故不赘述。

(2)脉有静躁,证分轻重:脉形的大小,动势的快慢,可以分别病型的寒热虚实,在遍诊法中,除此与独取寸口脉法相同外,还有静躁之分。《灵枢》热病篇:“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以泻其热,…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所谓静躁,是指皮肤与脉、肉、筋等的动势而言。温病初起,不仅手少阳外关一线脉搏变大,如果用极轻手法按诊皮肤,定有𥆧动的躁象,虽病者自觉热势并不太高,容易误断为一般外感,其实皮躁即是脉躁的先兆,肯定此为温病,转瞬即发高热,仲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故《金匮》中有“皮𥆧”或渐次深层的“筋惕肉𥆧”的记载。如果温病进入营分血分,高热已极,不仅皮躁,必见脉、肉、筋一齐躁动,且手之六经皆然,但视何经皮、脉、肉、筋躁甚,则病在何经,所以皮、脉的静躁,能证实病证的轻重和热势的进退,如《伤寒论》载:“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3)躁动过关,热势加重:独取寸口脉法的“关”,是指掌后高骨;而遍诊法的“关”,泛指所有关节或诸经之间的关界。热病的皮脉动躁,因热势的加重,常见以原穴为起点,向前后左右扩展。如温病初起,病在手少阳,则阳池至外关一线的皮脉动躁,由微而甚,渐次透过腕关节而向指尖发展;温邪由三焦上犯于肺,则皮、脉躁动,由少阳而阳明而太阴。这种皮、脉躁动的扩展和越经,概称过关。据此,在临床上,不同的时间,诊得皮、脉躁动发现于不同部位,尽管证候变化不大,也可以断定热势进退的真象。

(4)阴阳交争,病危将死:热病的传变,由卫分气分而入营分血分,是由外而内的发展过程;诊手六经的脉动,也是由三阳经脉的躁动而渐见三阴经脉由变大而动躁。这就是说,如果热病由三阳经脉动躁发展到三阴经脉也俱动而躁,已是热入血分,水不济火,必见舌裂及唇齿枯槁,病危将死之候。这种三阳三阴经脉争相躁动之象,谓之“阴阳交”。《素问》评热病论说:“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病名曰阴阳交,交者死”。所谓阴阳交者,从病理上说,就是热(阳)入血分(阴),水不济火之死证;从脉理来说,便是以阴阳经脉交相躁动作为依据。

(5)胃、神、根之辨,与独取寸口脉法不同:独取寸口脉法辨有无胃气,只能从脉的动态来决定,初学者很难分辨,而遍诊法辨胃气的有无,既准确可靠,又简而易行。例如胃足阳明之脉,上至头维,下至足趾。诊察部位,下有冲阳,中有气冲、虚里,上有人迎、头维等,病危诊断有无胃气,可直诊本经足部的冲阳,因为此处称为脉根,如此部无脉,乃人未死而根先坏,此为危候。同理,手足阳明之府,同属仓廪之官,故诊手阳明阳谿、合谷等脉的强弱,也可作为辨胃气强弱的依据。至于胸部的虚里,就更重要了,如虚里脉小而弱,已是垂危之候。因为虚里既是胃之大络,大络脉绝,胃气败绝无疑。

脉之有根与有胃气,在某些情况下有相同意义,但也有不同的地方。独取寸口脉的无根脉,是指尺部无脉或六脉重按不应指者而言;而遍诊法中的无根之脉,一方面指足部冲阳脉绝,另方面也是指手太阴尺脉,不过这里的尺脉,不是独取寸口脉法的尺部,而是指上肢肘窝的尺泽,所以《素问》有“尺泽绝,死不治”的记载。手太阴肺本以寸口一线为主要诊位,但当战汗前或暴发剧烈腹疼,寸口往往无脉,这时必须诊尺泽,乃至更上一些的天府,尺泽有脉者为有根可治,无脉者为无根之死候。

遍诊辨脉之有神无神,也与独取寸口脉法不同,它是根据心藏神,心者手少阴之脉也。故诊手少阴之神门有脉无脉,作为有神无神的依据。

总之,独取寸口脉法,在一经线上辨别脉的胃、神、根,而遍诊法以心胃二藏有关之经脉的有无辨胃、神、根,既是理所当然,更是合乎实用,便于掌握,应加以大力提倡。

(6)三部合参,四诊并用: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得病之后,证候的反应十分复杂,为了诊断确切,必须进行全身遍诊,相互对照,发现何经变异较大,即可证实病在何经,属于何脏何腑。不过,这里要特别指出,全身经脉遍布,既有阴经阳经之别,更有显露的浅深不同,同时也受自然界气候阴阳变化的影响。正常人的经脉之动,有显著的大小之分,如《灵枢》禁服篇说:“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如果阴阳脉大小不分,或俱大或俱小,都是反常的病象。如《灵枢》动输篇说: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人迎寸口,有代表诸阴诸阳的意思,所以临床上,病在阳分或阳性的热性病,诸阳经脉首先变大,甚则动躁;病传入里,或热入营分血分,诸阴经脉亦动而躁。《灵枢》四时气篇说:“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如病属虚寒,不仅阴经脉小,诸阳经脉亦变小而动弱。脉软与小弱不同,是针对盛、坚、滑而言,坚盛为病进,脉软即和缓将愈之征,故曰“脉软者病将下”。因此,我们在临床运用时,必须遍诊全身,三部合参,根据以常测变的原则,才能达到以脉证病的目的。

遍诊的操作手法即扪、循、按、切,简称四诊,各有不同的作用,必须随时注意合理的运用,同时对望闻问切四诊也要同时并重,决不能强调遍身诊脉便忽视了望闻问方面的诊法。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