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卷13哀吊诗解1哀实依心奢辞不哀情往会悲文来引泣 题文诗:
赋宪之谥,短折曰哀,哀者依也.悲实依心, 故曰哀也.以辞遣哀,下流之悼,不在黄发, 必施夭昏.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夭枉, 黄鸟赋哀,抑亦诗人,之哀辞乎?汉武封禅, 霍嬗暴亡,帝伤作诗,亦哀辞类.降及后汉, 汝阳主亡,崔瑗哀辞,始变前式.履突鬼门, 怪而不辞;驾龙乘云,仙而不哀;卒章五言, 颇似歌谣,仿佛汉武.苏顺张升,并述哀文, 虽发情华,未极心实.建安哀辞,徐干差善, 行女一篇,时有恻怛.潘岳继作,实锺其美. 观其哀文,虑赡辞变,情洞悲苦,叙事如传, 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故而其能, 义直文婉,体旧趣新,金鹿泽兰,莫之或继. 哀辞大体,痛伤情主,辞穷爱惜.幼未成德, 誉止察惠;弱不胜务,悼乎肤色.隐心结文, 而则事惬,观文属心,而则体奢.奢体为辞, 虽丽不哀;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 哀由悲心,表答情意,文必由衷,非奢非丽. 《原文》全文 哀吊第十三 赋宪之谥,短折曰哀。哀者,依也。悲实依心,故曰哀也。以辞遣哀,盖下流之悼,故不在黄发,必施夭昏。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夭枉,《黄鸟》赋哀,抑亦诗人之哀辞乎? 暨汉武封禅,而霍嬗暴亡,帝伤而作诗,亦哀辞之类矣。降及后汉,汝阳主亡,崔瑗哀辞,始变前式。然履突鬼门,怪而不辞;驾龙乘云,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亦仿佛乎汉武也。至于苏顺、张升,并述哀文,虽发其情华,而未极其心实。建安哀辞,惟伟长差善,《行女》一篇,时有恻怛。及潘岳继作,实锺其美。观其虑赡辞变,情洞悲苦,叙事如传,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故能义直而文婉,体旧而趣新,《金鹿》、《泽兰》,莫之或继也。 原夫哀辞大体,情主于痛伤,而辞穷乎爱惜。幼未成德,故誉止于察惠;弱不胜务,故悼加乎肤色。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体奢。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 《原文》1 赋宪之谥1:“短折曰哀。”2哀者,依也;悲实依心,故曰哀也。以辞遣哀3,盖不泪之悼4,故不在黄发5,必施夭昏6。昔三良殉秦7,百夫莫赎8,事均夭横9,《黄鸟》赋哀10,抑亦《诗》人之哀辞乎11!暨汉武封禅12,而霍子侯暴亡13,帝伤而作诗14,亦哀辞之类矣。及后汉汝阳王亡15,崔瑗哀辞16,始变前式17。然履突鬼门18,怪而不辞19;驾龙乘云,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亦仿佛乎汉武也20。至于苏慎、张升21,并述哀文22,虽发其情华,而未极心实23。建安哀辞24,惟伟长差善25,《行女》一篇26,时有恻怛27。及潘岳继作28,实踵其美29。观其虑善辞变30,情洞悲苦31,叙事如传32;结言摹《诗》,促节四言33,鲜有缓句;故能义直而文婉34,体旧而趣新,《金鹿》、《泽兰》35,莫之或继也36。
【译文】 《逸周书·谥法》中说:“年纪很小死了的就叫哀。”哀就是依,哀伤之情必须依靠心,所以叫做哀。哀辞的写作,主要是对幼年死者的哀悼,因此,和年老的人无关,而必须用于短命死去的小孩。从前子车氏的三个好儿子为秦穆公殉葬;他们的死,用一百个人也换不回来。这种情形和人的夭折相同,《黄鸟》诗中表达了对他们的悲哀,这也许可算《诗经》中的哀辞了吧。到汉武帝赴泰山祭天地,跟从去的霍嬗突然死亡,汉武帝哀伤霍嬗而写的诗,也是属于哀辞一类的作品了。及至东汉汝南王刘畅死后,崔瑗为刘畅所写哀辞,才改变过去只为夭折者写哀辞的格式。但其中写到死者冲进鬼门,怪异而不通;又说死者乘云驾龙,入于仙境而不悲哀;最后一段用五言句子,好像歌谣的形式,也略近于汉武帝为霍嬗写的哀辞。至于东汉的苏顺、张升,都作过哀文,虽然写得有感情、有文采,却未能充分表达其真情实感。建安年间的哀辞,只有徐赴干写得较好,他的《行女哀辞》一篇,还有一些哀痛的感情。到晋代潘岳继续写作的哀辞,真是集中了哀辞写作的优点。他的想象丰富,文辞多变,感情深厚而悲痛,叙事如写传记,用词则摹仿《诗经》;那种音节紧促的四言句子,很少松散无力的描写;所以能写得意义正直,文辞婉丽,沿着旧的体式,却表现了新的情趣。特别是潘岳的《金鹿哀辞》和《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两篇,再也没有人能写得这样好了。
〔注释〕 1 赋宪之谥(shì市):宋人王应麟《困学记闻》卷二引到《逸周书·谥法》中的一段活,注其中“赋宪”二字说:“《文心雕龙》云'赋宪之谥’,出于此。”这里就是用“赋宪之谥”指《逸周书·谥法》。赋宪:布法。谥:封建帝王大臣死后所加封号。
2 短折曰哀:这是《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话,原文是:“蚤(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据孔晁注,人“未知事”或“功未施”而死,就叫哀。折:夭折,年幼而死。3遣:发。这里指表达。
4 不泪:唐写本作“下流”。本书《指瑕》篇说:“礼文极尊,而施之下流。”这个“下流”指“弱子”,与“下流之悼”的“下流”同义,都是指年幼的人。
5 黄发:老人。
6 昏:孔颖达释《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天昏”二字说,昏是“未三月而死也”。
7 三良:三个好人,指春秋时秦国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háng杭)、鍼(qián箝)虎。《左传·文公六年》说,秦穆公死后,把这三个人一起埋葬。殉(xùn训):古代统治者死后,强迫活人陪同埋葬。秦:即秦穆公,《史记·秦本纪》中说,他死后有一百七十多人殉葬。
8 夫:男人。赎,换回。《诗经·黄鸟》中说:“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9 夭横:唐写本作“夭枉”,也是夭折的意思。枉:曲。
10 《黄鸟》:《诗经·秦风》中的一篇,是为哀悼子车氏三子而作的。赋:陈述。
11 《诗》人:指《诗经·黄鸟》的作者。
12 暨(jì计):及,至。汉武:西汉武帝刘彻。封禅:封建帝王祭天祭地的典礼。
13 霍子侯:名嬗(shǎn扇),西汉著名将军霍去病的儿子。《汉书·霍去病传》载,汉武帝命霍嬗随同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归途中暴死。
14 伤而作诗:汉武帝作悼霍嬗的诗,不存,也未见有“作诗”的记载。按:《史记·封禅书》、桓谭《新论·谴非》、《风俗通义》卷二、《资治通鉴·武帝纪》也载此事,都未提及汉武帝作诗。《全汉文》卷四辑汉武帝《与奉车子侯家诏》中有“道士皆言子侯仙去,不足悲”数语。
15 汝阳王:查东汉和帝、安帝、顺帝时期都没有汝阳王。东汉明帝第二子刘畅曾封汝南王,这里或指刘畅。汉置汝南郡,汝阳是其郡属县。
16 崔瑗(公元77—142年):字子玉,东汉文人。哀辞:可能指哀悼刘畅的作品,今不存。刘畅死于东汉和帝十年底(公元98年),当时崔瑗约二十一岁。
17 前式:指为夭折者写哀辞。后来的哀辞,不完全限于幼年。
18 履:践,走。突:冲入。
19 不辞:不成其为辞,不通。
20 仿佛汉武:指和汉武帝所作霍嬗哀辞相似,如“仙而不哀”等说法。
21 苏慎:唐写本作“苏顺”。译文据“苏顺”。苏顺字孝山,东汉文人。张升:字彦真,东汉文人。
22 哀文:苏顺、张升的哀文均不传。
23 心实:即情实,指真情实感。
24 建安:汉献帝刘协年号,公元196—220年。
25 伟长:徐干字伟长,汉末作家。差:比较。
26 《行女》:指徐干的《行女哀辞》,不存。
27 恻怛(dá达):哀痛。
28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
29 踵:唐写本作“钟”。译文据“钟”字,聚集的意思。
30 善:唐写本作“赡”。译文据“赡”字,富足的意思。
31 洞:深。苦:痛。
32 传(zhuán撰):传记。
33 节:指音节。
34 婉:美。
35 《金鹿》:指潘岳的《金鹿哀辞》。《泽兰》:指潘岳的《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均存,见《全晋文》卷九十二。
36 莫之或继:无人能继续写出这样的作品。这个评价太高。
《原文》2
原夫哀辞大体1,情主于痛伤,而辞穷乎爱惜2。幼未成德,故誉止干察惠3;弱不胜务,故悼加乎肤色4。隐心而结文则事惬5,观文而属心则体奢6。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7,乃其贵耳。
【译文】
关于哀辞写作的主要点,是感情要哀痛,文辞要尽量表达出对死者的爱惜。由于死者年幼,他的品德还未形成,所以主要是赞美他的聪慧;因为死者幼弱,还未担任过国家大事,所以只能对他的容貌加以悼念。作者把悲痛的心情写成哀辞,就能令人满意;为了华美的文辞而去联结心思,就会写得浮夸不实。用浮夸不实的文风写成哀辞,那就虽然华丽,却不悲哀;必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会在悲哀之中,写出的哀辞能引起他人哭泣,这种作品才是可贵的。
〔注释〕
1 大体:主体。指写作上的主要点。
2 穷:极尽。
3 察惠:聪明。惠:同慧。
4 肤色:一作“容色”,意思略同,指容貌。
5 隐:痛苦。惬(qiè怯):满意。这句和本书《情采》篇中说的“为情而造文”意同。
6 属:和上句“结”字的意思相近,联结。奢:夸张,不实。这句和《情采》篇说的“为文而造情”意同。
7 引泣:指哀悼文的感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