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郑州口语词典》详解郑州方言
网上有个段子:问哪里是最有郑州特色的地方?答案是中牟。理由是在郑州口语里“中”和“牟”是最常说的(对应普通话“行”和“没有”)。
“中”“老得劲儿”就像一个郑州人的标签,不管你在天南海北,一旦这些字眼从你嘴里出来,你就会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醒目,立马被老乡认出来。但是,除了这些常说的,你还知道老郑州人怎么说话吗?昨日,网友“老冒”在商网“郑州社区”发帖《郑州口语词典》,详细解读了郑州的方言。
该帖第一个词条为 “腌H菜(ā za caì)”:形容人猥琐、下贱,让人看不起,是骂人的词。此外,该“词典”还列出了160多个词条,常见的有:
“卟膦(bú lìn):人的指甲或树的枝杈、草的叶刺在人体表面重重擦划过后,肌体上肿起的道子叫卟膦,出血的叫血卟膦。”
踉悖aō zao):同“腌H”,两词通用。例:“我踉闼欢伲锲豢浴!
摆治(baí zhì):⑴修理、整理。例:“我这自行车把老死(不活络),你给摆治一下吧。”⑵出损招让人活受罪,有欺负、为难、玩弄人的意思。例:“敢给我糙蛋?看我不摆治死你。”
掰活(baī huó):指教。例:“还得我来掰活掰活你,垒墙时砖得错缝,知道吧?”
不递招(bú dì zhāo):没有本事、本领来展示、抗衡。例:“就他那两下子给我比,根本不递招。”
疵毛(cī máo):差劲,不好。例:“你这人真疵毛。”
呲愣(cī lěng):形容人不服,敢于表现出勇于反抗的样子。例:“你敢给我呲愣?”“我就给你呲愣,你咋着我?”
“老冒”自称花费10年心血
《郑州口语词典》一问世,就受到众多网友好评。
网友“蓝天烟雨”说,郑州话简短,发音重。听起来淳朴豪爽。而现在郑州作为一个大都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人们为了交流的需要多使用普通话,这些郑州方言越来越少听到,看到这些词条感觉真亲切、真得劲儿。
网友“林公子”说,吃饭的时候郑州人喜欢说:“来,啄(zhuo)菜老好吃,多叨(dāo )点”,翻译成普通话是:“这个菜特别好吃,多夹点。”意思是顺了,但是那种郑州人特有的好客、豪爽就减了几分。只要别人能听懂,一般情况下我都喜欢说郑州方言。
据“老冒”介绍,该词典以郑州老城区方言为基础,加上本土化的舶来词以及新出现的词语,是他经过10多年搜集整理而成。
“我无意推广,也无暇去追根寻源每个词语怎么来的,只记录它的发音和表达的意思,有些汉字写法也不准确甚至很难找到准确的汉字;拼音也不规范,但你稍微琢磨一下就能正确拼读。”“老冒”在帖子里说,“我不知道在普通话推广的今天,它究竟有多大意义,只是觉得这是郑州历史的承载体和衍生物,是活着的历史。应该记录下来。”
专家称
有望填补郑州方言研究空白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郑州大学文学院方言学教授王东老师。王老师表示,他认真看了这个帖子后,觉得网友“老冒”的整理资料很有价值。“对于以后研究郑州民俗,地方文学,语言学等都很有价值,这位老师的调查明显下了很大工夫,语言功底很扎实,很专业。”
据王老师介绍,目前方言学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语言大词典》,共收有全国41个地方的方言资料,但没有郑州方言。网友“老冒”的调查整理很有可能填补这一空白:如果再充实些,达到5000条左右,可能性就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