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医药报 茄子性味甘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等功能,常用于治疗肠风下血、热毒疮疡、皮肤溃烂、风热隐疹等病症。常吃茄子还可以预防脑中风和视网膜出血。需要注意的是,茄子性寒,虚寒而大便溏泄者不宜过多食用。我国民间茄子的食疗验方不少,现介绍几则供读者试用:
紫皮茄子切块,加米煮粥吃,每日一次,连吃数日,适用于黄疸。
生白茄子30~60克,切碎,煮后去渣,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服,慢性支气管炎及年久咳嗽适用。
茄子一个,茄根、茄叶适量,煎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对阴囊奇痒不止有效。
茄根1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2次,适于小儿腹泻。
把茄子捣烂,用醋调匀敷患处,对无名肿毒有消炎止痛之效果。
经霜打的茄子一个,晒干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匀,可辅治口腔炎或小儿口疮。
以新鲜的紫茄皮贴敷在“老烂脚”患处,每日1~2次,勤换有望渐愈。
取茄子煨后烤干,研成细末,加入少量冰片混匀,撒布于创面,纱布包扎,皮肤溃疡可用。
茄子500克,与粳米250~500克,同煮成饭。每天分3次服食,连食3~5天。功能清热解毒,适于肝炎黄疸。
茄子400克,去柄、蒂、皮,洗净,切条,下六成热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备用;芝麻50克,去杂、洗净,下锅炒香。锅内留少量底油,下葱花、姜丝煸香。放入茄条、煸炒,加入精盐、酱油、味精、清水适量,烧沸后改文火焖烧至茄条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盘,撒上芝麻,淋上麻油。适用于热邪所致的发热恶寒肿毒等。此方也适用于阴虚肠燥便秘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