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扬子晚报
明清建筑群
在南京市清凉山景区西南角,有一片颇为别致的明清建筑群。石砌的台阶,洁白高耸的马头墙,黛色的屋顶和门框,配上院子内的青松翠竹,整个小院显得清新雅致。300多年前,隐居在这个院子中的,正是复社成员,绘画界“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1664年,反对满清统治的龚贤在清凉山购田半亩,建起了这座小院,称为“半亩园”。又因龚贤曾绘制一幅身着僧衣,持帚扫地的自画像,这个小院被后人称为“扫叶楼”。1992年,扫叶楼被列入第二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保单位小史
1618年,龚贤生于江苏昆山;
1664年,龚贤在南京清凉山建起半亩园;
1889年,毁于太平天国的半亩园奉敕重建;
1992年,扫叶楼列入第二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扫叶楼小院现为龚贤纪念馆
走进清凉山公园的正门,略向左转,便能看到一串蜿蜒向上的石砌阶梯掩映在竹林之中。拾阶而上,一面白墙黑框的门洞出现在记者面前。门的上方镶嵌着一块黑色的石碑,上书四个繁体大字“古呷~恰保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到大字的上方还有“敕建”两个小字,表明这座小楼的地位颇高。门洞右侧的墙壁上,镶着南京市人民政府1992年将其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示。再向右侧的山墙上,雕刻着一幅山水画,山水画前面的地面上,立着一个龚贤头像的雕刻。
穿过这个门洞,左侧的墙壁上镶着4块石碑,其中一块刻着孔尚任的《虎踞关访龚野遗草堂》诗。过了石碑往右转,墙壁上有一个不规则八边形的门洞,门洞上方镶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三个繁体字“半@”。穿过这个门,便到了扫叶楼。墙体为白色,门窗皆为木质,外面刷上红漆。门楣上挂着一块牌匾,写着“龚贤纪念馆”,落款是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室内墙壁上挂着龚贤书画作品的复制品,中间的柜台内则展示着一些和龚贤有关的书籍。
反对满清统治,龚贤隐居清凉山
龚贤,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龚家在昆山也算是官宦之家,不过到了龚贤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龚贤幼年便随父母迁到南京。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明后期画坛领袖董其昌告归南京,当了一个南京礼部尚书的闲职。龚家和董家是世交,当年,年仅13岁的龚贤拜董其昌为师,开始了自己的绘画生涯。
1639年,21岁的龚贤在南京秦淮河畔,参加江南文人士大夫集团复社的活动。此时正值崇祯末年,朱氏江山内有李自成起义,外有女真人虎视眈眈,可谓是内忧外患,岌岌可危。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复社成员或抗清殉难,或入仕清朝,或削发为僧,龚贤因野居于南京北郊而幸免于难。
面对着战乱之后的残垣断壁,悲愤交加之下,龚贤离开南京,漂泊于海安、扬州等地。1664年,已过中年的龚贤回到南京,在清凉山下购得半亩空地,盖起了两座小楼,命名为“半亩园”,从此便隐居于此。龚贤曾经请王石谷画了《半亩园图》,并题了长跋来描写“半亩园”的景色:“清凉山上有台,亦名清凉台。登台而观,大江横于前,钟阜横于后。左有莫愁,勾水如镜;右有狮岭,撮土若眉;余家即在此台之下。转身东北,引客视之,则柴门犬吠,仿佛见之。”他又自绘肖像,图中的龚贤身着僧服,手持扫帚,作扫叶状。龚贤将自画像悬于楼堂,以示与清朝统治者格格不入,后人因此将他的旧居称为“扫叶楼”。
生活清贫,死后无钱下葬
居住到半亩园,龚贤开始过足不出户的生活,虽然生活清贫,但靠卖画为生,倒也衣食无忧。虽然如此,江南文人中与他来往的人却不少。这些人多是前朝遗民,不愿与清廷合作,便居于深林之中,效仿魏晋文人之风。这其中他更是效仿王羲之旧事,与南京七位画家樊圻、高岑、邹础⑽夂辍⒁缎馈⒑V、谢荪结下“兰亭雅集”,形成了中国绘画史赫赫有名的画派――金陵八家。八个人的作品倾向于山水,一改自明末以来的陈腐习气,展现了生气勃勃的生命力,后世称这个派别为“金陵画派”。
虽然如此,晚年之后,龚贤的生活还是异常艰难。崇祯年间的进士,入清后官至户部右侍郎的周亮工,和《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成为他的主要经济资助者。两人均在清廷为官,也曾劝解龚贤出仕,不过亲眼目睹了清兵在南京肆意屠戮的龚贤早已心灰意冷。病中的龚贤曾向孔尚任讲了许多官场上令人痛恨的事。孔尚任十年后完成的名剧《桃花扇》,其中不少内容就是龚贤在南京的亲身经历。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龚贤病卒于南京半亩园,时年71岁。此时的龚家已经一贫如洗,甚至拿不出钱来下葬。他的丧事全凭好友孔尚任料理,并帮其抚养遗子。当年,龚贤归葬于祖籍江苏昆山邑西之渡桥镇,总算是叶落归根。
龚贤故居在光绪年间奉敕重建
龚贤死后,半亩园成为清凉寺的寺产。据清凉山公园管理处介绍,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陷南京,南京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位于城中清凉山的半亩园也未能幸免,不过主体结构仍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半亩园奉敕重建,因此小楼入口处上方也留下“敕建古呷~恰钡淖盅。至于光绪皇帝为何如此看重他,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1901年、1914年扫叶楼两度重修。1957年列入第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10月南京市重新修复扫叶楼,并用花墙将楼后的善庆寺、楼侧的茶社和扫叶楼圈在一起,构成一组古建筑群。1982年,江苏省政府公布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调整缩减了第一批、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扫叶楼不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扫叶楼列入第二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初,扫叶楼改造成龚贤纪念馆对外开放。
(记者 肖雷)
来源:扬子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