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龙门乡百年老宅历经地震依旧巍然屹立
芦山县龙门乡百年老宅历经地震依旧巍然屹立
新华网消息 一座百年老宅历经地震巍然屹立,7户张姓人家在这里平静生活,成为芦山灾区的奇迹。
芦山县龙门乡百年老宅历经地震依旧巍然屹立
“张家大院”坐落在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东南的一处山脚下,上下两层,木瓦结构。记者看到,与周围民房或倒塌、或开裂不同,老宅除了屋脊上掉下几页瓦片外,其他几乎完好无损。
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式老宅,青石铺面的天井里,88岁的何玉珍老人正在用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淘米洗菜。老人告诉记者,现在住在老宅里的7户人家,都是她的子侄辈,本来盖了新房的5户已经搬走,震后又都搬了回来。“老屋经事多,住着踏实。老老少少40多口人住在这里,生活和震前没什么两样。”
何玉珍老人的侄子张大金介绍,老宅是祖上传下来的,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坐南朝北,共有16间住房,面积700多平方米。
老宅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房前一棵据考证有1200多年树龄的金丝楠古树,足足有6人合抱粗。红军长征时,老宅曾作为红四方面军30军的司令部。古树下一汪清水,据传是当年红军将领的饮马池。
“地震前,时常有人来参观。”张大金希望更多的人们关注这座百年老宅,留住一段历史。
中国古代抗震建筑设计
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
柔性的框架结构:墙倒屋不塌
柔性的框架结构:墙倒屋不塌
柔性的框架结构:墙倒屋不塌
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在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栱、榫卯:抗击地震的关键
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栱、榫卯:抗击地震的关键
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栱、榫卯:抗击地震的关键
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一间(当心间)最大,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小面宽,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应县木塔
百年老宅数历大地震依然屹立 华夏传统建筑抗震安全引关注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该贴已经同步到 沙坡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