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98|回复: 0

[国学与管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人力资源管理中资源分配及淘汰关系

  [复制链接]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1-6-1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学方针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资源的分配及淘汰关系
李瑾(河北省京秦高速公路管理处人劳科)赵晨光(河北省沿海高速公路管理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汉朝的国学发展变更,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旨在阐明新形式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汉代的管理伦理思想,古为今用,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整合.无论是汉代还是今天,我们在衡量人力资源调配的过程中都要遵循历史规律与时代特征.

关键字: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国学 管理 人力资源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整合调配人力资源管理在任何一个社会阶段都是主导社会发展速度以及质量的基础环节,人力资源如何能做到完全合理分配及取舍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论著中,众多学者与研究人员选取了多种角度来研究和诠释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理论,使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领域.

在中国历史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以中国古代汉朝为例,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抗秦立汉,一直讲究老子的无为而治,后世人说恰恰是这种无为,达到了“无不治”的效果;汉初,百废待兴,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沿袭了高祖皇帝的无为而治,最后也似乎达到了“无不治”,成就“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尊崇儒术,讲究大治大变.年轻时大开言路广招贤才,却阻力重重,黄老学者与儒生互相排挤,上演了一幕幕勾心斗角、血腥屠戮的社会悲剧,而汉武帝刘彻在几年间逐渐在平和中为这两种学派,更确切的说是为这两群人的权利平衡作着调节,这在现代也可以认为是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最终逐渐将黄老无为的学者淘汰至大汉朝的历史舞台以外,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学方针.根据“大治”的宗旨大胆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年轻将领,灭匈奴,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汉盛世.

分析汉朝的国学发展变更会发现一个时代的变迁与用人密不可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会给一个时代带来无穷的希望,使之达到最好的效果.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我们会得到宝贵的经验.

第一,在现代社会中,人可以被称之为资源是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既是资源,就是需要被有效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必将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的能量源.既是资源,就是有限度的,没有无限的资源.因为有限,必须做到合理搭配才能发挥出重大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将资源投放至社会,致使有些资源所处的社会位置与层面不匹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与汉武帝少年时代“大开言路广招贤才”是暗暗契合的,当众多的儒生被尊《老子》为国学的汉朝政府排挤在统治阶层以外的时候就形成了那个时代最为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

第二,资源是多元化的,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在历史上,即使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不能将当时与统治阶级对立的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完全消灭,也挡不住资源发展的趋势.因此,如何对待多元化人力资源的态度就成为了另一大问题.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即什么是人力资源的具体衡量标准与它的可利用性是否能够顺应当今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宏观看上去似乎这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范畴,但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首先,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从高祖刘邦到文景之治汉朝的国力显著发展,成为了中原地区的泱泱大国,可是如此的大国却举国上下尊崇老子的清静无为,甚至汉朝官员都没有统一的朝服,没有统一的礼仪标准,官员上朝打扮五花八门,五颜六色,每天统治阶级都在学习和讨论黄老之术,讲究清静无为,温火慢炖,对汉朝北方匈奴的屡屡入侵也一味采取和亲无为的怀柔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从社会中招募能为之士,逐渐均衡了“黄老”的政治地位,使汉统治阶层注入了新鲜元素,出现了第二个声音,“儒学”与“老子”的激烈碰撞.摆在汉武帝面前的是一个现代体系的学术问题,那就是人力资源的调配问题.汉武帝的策略非常成功,那就是在平和中均衡两方面的权利与地位.资源是需要合理调配的,不能将无用的资源以强势的姿态逐出历史舞台,而是要遵从时代要求让其渐渐淡出这个新生的资源环境,否则必将出现一场血腥的资源排挤过程,引起社会动乱.由此可见,为有效的资源寻找一个适合资源应用的位置至关重要.

其次,由第一个问题就衍生了第二个区别于其他硬资源的特殊问题.所谓硬资源,应该是标准明确,量产明确,使用目的明确的硬件性资源.而人力资源则应属于可变性强,可塑性大的软件资源,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我们争论的焦点不应放在是那种资源更加重要,而是应清楚的认识到多元就必定有存在多元的道理.从汉朝的国学发展是可以看出,在黄老与儒学并存的时期恰恰引起了统治者的深度思考,从而使统治者将更深层次的、更负责任的选取一种更有利于当时社会现状的资源应用模式.汉武帝在这方面可谓独具匠心,他年少时聆听帝师卫绾的教诲,汉武帝自己却在研究《老子》,这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主动思想恰恰是由于两学术群体的碰撞所赋予的.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思想碰撞使领导者有了思考的契机与主动性,“用人”与“被人用”都是需要策略和经营的.

最后,“是人力资源群体在选择时代,还是时代在选择人力资源”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永无止境的哲学问题.历史是不可改写的,无论任何性质的人力资源群体都将是以所处的时代特征为基础的.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汉武帝时,从政治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最后达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天,我们无谓汉武帝的对错,应该肯定的一点是汉武帝清楚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软资源才能让汉朝续写辉煌的历史.一个人类群体在时代需要时它将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原来的资源群体将被逐渐淘汰.由此可见,关于人力资源的定义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在不断变化的,作为领导者应该敏锐的发现资源标准的变化,适时调整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