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74|回复: 2

以老解老读《老子》第二十九章

[复制链接]
儒帅佛道法 发表于 2011-8-2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9.第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噤或吹;或疆或锉;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解读》

29.1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打算取得天下而有意为之,我看他不可能实现.因为天下是自然的杰作,不是可人为造作出来的。意图造作天下的人必然失败,意图把持天下的人必然失去。

《老子》第四十八章云: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那么这个“无事取天下”或者“无为治天下”观点的基础是什么呢?

《老子》第五十七章则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一章,实际上是讲圣人无为而治所采取的社会治理原则。

《老子》第六十六章又云:“老子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其中所谓:“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正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那幺正是在“无为而治”的原则下,所取得社会治理效果,而“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所以“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反之,如果“将欲取天下而为之”那么“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简本《老子》则云:“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圣人无为,古无败也;无执,古无失也。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几成也败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以能辅万勿(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楼主| 儒帅佛道法 发表于 2011-8-29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29.2凡物,或行或随;或噤或吹;或疆或锉;或培或堕。

但凡事物,有时主动有时顺应,有时静寂有时活动,有时强大有时折损,有时巩固有时毁敝。

29.2.1或行或随:行本义是道路,后引申为行走,但在这里主要指事物有刚强的一面或阶段或积极主动的一面或阶段,随,本义是跟从,这里指顺从,顺应之意。

29.2.2或噤或吹:噤本义是闭口或屏息,这里实质上是指事物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条件下表现出静寂潜隐。吹,本义是用力呼气,这里实质上是指事物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条件下,表现出萌动活跃。

29.2.3或疆或锉:疆同强,强大之意,锉同挫,折损之意.老子在这里强调事物都有强大的一面或阶段,但也必然出现自然而然的折损.难以改变”物壮则损”的事实.

29.2.4或培或堕:培本义是给植物或墙堤等的根基垒土,在这里指巩固之意,堕本义是毁坏,这里指自然而然的衰毁.

所谓“或行或随;或噤或吹;或疆或锉;或培或堕。”即事物都有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都有自身对立统一的必然,这不是人为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老子在这里继续论证“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的观点。当然,在老子这种辨证统一的思想达到较高的水平,比方说,通过主动顺应规律,化解一味的被动,做到防范于未然,防止消极等待,虽然是强调顺应服从,但是主观态度却是积极主动的.在上一章中所谓“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都是指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位置,发展阶段,明白“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道理,积极调整或保持自身的基本态度和应对方式。

 楼主| 儒帅佛道法 发表于 2011-8-3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29.3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正是因为物极必返,物壮则老,为了防止过犹不及,乐极生悲,盛极易衰,泰极否来,所以圣人总是“去甚,去奢,去泰。” 甚者,本义是指异常的安乐;奢,本义是指无节制的享受,泰,通太,本义是指极端的高大,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所谓“甚”、“奢”、“泰”,无一不是包含着“极端,过分”之意。

所以圣人杜绝任何极端过分的做法,“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其实所谓“无极”,前面一章已经指出并没有那么“玄乎”,做任何事情不能偏于一端,过于极端。对于名、权、利的追求无所不用其极,巧取强夺,恣意妄为,欲壑难填,无一不是“自取其祸,自遗其咎。”

《老子》第三十四章云:“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三十九章云:“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