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一药,源出《神农本草经》,其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胃诸经。茯苓有赤茯苓,白茯苓之别,《药性歌括》谓:“茯苓甘平,补脾助阳,泻热赤盛,利水白良”。显然,白茯苓功效主要为利水渗湿。诸本草中称其有健脾安神之功。但也是通过利水渗湿而起健脾安神的功效,故笔者认为茯苓属利而非补剂也。
《本草思辨录》云:“茯苓色白,乃胃之正药,且兼入肺,肺合皮毛,而太阳为之应,故又入太阳,淡渗从皮毛,而入太阳之府,肺胃职司下降,膀胱气化则出矣”。同时指出:“抑其能治饮治水,能使上、中、下流泄之于小便者有故”。《本草疏证》也云:“用茯苓诣在补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脾为中土主运化水谷,为水液代谢之枢纽,若脾土虚弱,则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用茯苓之利水渗湿之功,可使三焦通调,津液得以敷布,则脾胃之气调和,气机调畅,水湿去而脾胃功能自复。如四君子汤,党参白术等即是此意。另在心脾气虚之时,痰湿生聚而不化,扰动心神,神不守舍,以致心神不安,也多用茯苓安神,取茯苓淡渗利湿作用。湿去痰化,心神无扰则自安。《进补斋》曰:“云苓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云苓可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以利湿。”
纵观古今医者,所论茯苓者,无不法宗于此,用于补而不滞剂,如薯蓣丸。用于祛痰剂,首推二陈汤。去湿剂则如防已茯苓汤。临床许多名方均用茯苓,如六味地黄汤、苓桂术甘汤、逍遥散等,均取茯苓之甘淡,性之温和,可淡渗利湿,能于气中消水,水中化气,其功著也。(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