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670|回复: 0

[儒家学说] 论语翻译: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复制链接]
国学观察 发表于 2018-7-1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之微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一、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 注释:

1、归:通“馈”。

2、季桓子:季孙斯,鲁定公时担任鲁国上卿,死于哀公三年。

3、行:走,引申为离开鲁国。

二、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 白话试译:

齐国赠送许多歌姬舞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鲁国君臣连续三天不上朝理政。孔子辞职离开了鲁国。

三、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 疏解

这一章陈述的是一个历史事件,所以必须交代清楚它的历史背景。

一、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孔子行 背景:

据《史记》记载,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鲁国任命孔子担任中都宰。孔子政绩斐然,受到民众与官方的认可,此后一路官运亨通,由中都宰升为小司空,又由小司空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鲁国任命孔子以大司寇身份兼任鲁国之相,成为鲁国最有权势的官员。

孔子大权在握,首先杀了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随后铁腕整肃纲纪,理顺鲁国的政治秩序。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使鲁国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清明气象——商贩在市场上不敢漫天要价;男女行人规规矩矩分开走路;路不拾遗;四方旅客经过鲁国,不用再向官吏行贿送礼,也能得到满意照顾,像回到家中一样。齐国君臣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恐惧,议论说:“孔子若执政下去,鲁国可能会称霸;一旦鲁国称霸,我们靠它最近,它必会先吞并我们。所以,还不如现在送一些土地给他们,与他们结好?”

有个叫黎鉏的官员说:“不如先使用计谋阻止他们,如果不成,再送土地,也不算迟!”

齐景公认为可行,便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女子,及三十辆彩车、一百二十匹好马,送给鲁国国君。鲁国不知齐国葫芦里买什么药,不敢放她们进曲阜,便把她们暂且安置在南城门外。

季桓子穿着便服,多次登上南城门偷偷观察,他发现齐国人似乎没有恶意,便打算接受下来。他说动鲁定公,跟着他一同登上曲阜南门城楼,观看齐国的美女表演歌舞。鲁定公看得上瘾,连政事都懒着去处理。

孔子进谏阻止,鲁定公与季桓子不仅不听,还嫌他烦。子路看到这种情形,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大概需要离开这里了。”

孔子说:“很快就要举行郊祭大典了,如果到时能按照礼法分祭肉,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季桓子接受了齐国送来的美女乐队,君臣一连三天不过问政务。而且郊祭结束后,又违背礼法,没有分祭肉给大夫们。孔子见局势如此,只得辞职离开鲁国。

鲁国有个名叫师己的乐师,为孔子送行,说:“夫子没有过错,何必辞职?”孔子也不解释,只是说:“我唱一首歌给您听,好不好?”

他随即歌唱道:

那些妇人的动一动口,便可以把大臣撵走;

那些妇动女一动嘴,便可使人败事亡身。

我只能优哉游哉,这样安度未来的岁月!

师己返回,季桓子问他孔子说了些什么?师己如实相告。季桓子长叹一声,说:“夫子是怪罪我们接受了齐国那群女乐啊!”

二、夫子的智慧

此一章表现的是夫子的智慧与中庸。

当时,齐国强而鲁国弱,强齐给弱鲁无缘由送礼,极为反常;而反常之事必妖。

以孔子之智慧,他当然能猜测出齐国的险恶用心。而季桓子并非笨人,他也未必不明白齐国想干什么。

孔子推测,季桓子说动鲁定公接纳齐国的美女乐队,可能有三种原因。

原因一:他与鲁定公不知这是齐人的计谋,只是贪恋齐国的香车美女,稀里糊涂接收了下来。

原因二:他怕引起齐国君臣的猜疑,不敢拒齐国之礼,只好热情接纳,与鲁定公装出荒于女色,怠于政务的样子,以遂齐人之意;但实际上,他们对齐国的女子乐队保持高度警惕。

原因三:他故意接纳齐国的女乐,以打击排挤孔子。开始时,季桓子比较欣赏孔子,甚至支持孔子隳“三都”;但后来他发现孔子威望越来越高,而且有削弱“三桓”势力而壮大鲁国公室的倾向;所以他暗暗对孔子生出不满,想罢免他。可当时孔子在国内国际上的声望很高,他不好公开对孔子发难,所以故意接纳齐国的美女乐队,借此打击孔子。

孔子不能确定季桓子接纳齐国女乐的具体原因,所以子路劝他辞职,他还要等等,想借郊祭分祭肉之事,验证一下。

结果郊祭之后,季桓子没有按规矩给孔子送祭肉;孔子顿时明白,季桓子接纳齐人美女乐队,是第三种原因——借她们打击排挤自己。

孔子破灭了最后一线希望,他明白,现在外有专门针对自己而来的齐国女子乐队,内有猜忌自己的三桓势力,不测的危险已悄悄向自己逼来;所以,他尽管心有不甘,还是遵循中庸之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果断选择辞职离开鲁国。

孔子是个做梦都想得到权势、施展抱负的人,如今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被逼辞职远走,其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如果是一般人,必会激愤地大骂季桓子;可孔子没有那样做,而是以中庸态度处之。

音乐家师己去给孔子送行,问孔子辞职的原因。孔子不仅为鲁定公讳,不抱怨他;而且他要给季桓子保面子,为双方的关系留一些余地;所以故意不明明白白说破,只说怕遭受齐国女乐的谗害。

季桓子听说孔子的态度,甚是敬佩,也顺着叹息说:“夫子是怪罪我们接受了齐国那群女乐啊!”

设想夫子当时若贪恋官位,迟迟不肯辞职;那么以季氏为代表的三桓,必定会借齐国美女的谗言,陷他于罪,甚至致他于死地。

再设想夫子当时若不忍一时之愤,而把自己辞职的关键原因直接归咎于国内的政治斗争;那么,他的辞职可能会在鲁国国内引起风波,而且此后他的弟子将很难再在鲁国立足发展,他本人也将很难再体面地返回祖国。

由此可见,君子处世,如果条件允许奋发有为,便应当奋发有为;如果条件不适合继续前进,便没必要使情况更坏,或做无谓的牺牲;而是应当急流勇退,独善其身。

而且,凡事没有必要做绝,能有余地可留,便争取留出余地,俗语所谓:“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