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用中医治疗咽痛。“引火归原,纳气归肾,从阴到阳也。”
刘某,女,42岁,2011年6月10初诊。诉咽部不适,疼痛半年有余,经中医诊断为慢性咽喉炎。服中西药多种,罔效。每遇劳累则咽痛加重,咽中有痰难咯,口干喜冷饮,午后低热,常并发口腔溃疡,大便溏薄,小便黄短。现症见:咽部焮红,舌质红,中心光剥,苔薄黄,脉细数。曾服大剂量养阴清热解毒之品,也曾有好转,但停药则转甚。此阴虚为本,虚火上炎为标。中医《内经》云:“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本证阴虚阳浮,治当以养阴为先,反佐以引火归原。处方:生地30g,元参24g,云苓15g,山萸肉12g,五味子5g,天冬10g,麦冬12g,竹叶5g,栀子9g,肉桂3g,甘草5g。水煎饭后服,每日1剂。此方连服5剂后,咽痛、口干大减。10剂后口腔溃疡愈合,低热平,已无咽痛。停药一月,未见复发。
按:引火归原是治疗虚阳浮越的方法,意在引火下潜,火归肾宅,其火指虚火无疑。但究其原,乃系肾水不足,阴津不足则虚阳失约,故当滋水养阴,引火归原。张景岳云:“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又说:“引火归原,纳气归肾,从阴到阳也。”本法即在大队滋水养阴药中,加肉桂一味,以引火归原,使阴阳平衡,则虚火不升。此法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如《医方集解》云:“火从肾生,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附桂与火同气而味辛,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道,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火必下降矣。”这就是阴虚火炎,而反用引火归原的理论根据。(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