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603|回覆: 0

深衣簡介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1 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自 漢網作者 矢

【禮記•深衣】:『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鈎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純以素.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

白話解析:

古時候的深衣,大概都有一定的制度,與圓規、曲尺、墨繩、稱垂、衡杆相應合,短不至於露出體膚,長不至於覆住地面。

縫合裳左邊的前後衽,在右後衽上加一鈎邊。腰縫部分的寬度是裳的下邊的一半。衣袖當腋下部分的寬度,可以運轉胳肘。袖子的長短,從袖口反折上來正好可達肘處。束帶的部分,下不要壓住大腿骨,上不要壓住肋骨,要正當腰部無骨的地方。

裳制用十二幅布,以與一年的十二個月相應。衣袖作圓形以與圓規相應。衣領如同曲尺以與正方相應。衣背的中縫長到腳後跟以與垂直相應。因此袖似圓規,象徵舉手行揖讓禮的容姿。背縫垂直而領子正方,以象徵政教不偏,義理公正。因此【易】說:『六二爻象的變動,正直而端方。』下邊齊平如稱垂和稱杆,以象徵志向安定而心地公平。五種法度都施用到深衣上,因此聖人穿它。符合圓規和曲尺是取它象徵公正無私之義,垂直如墨線是取它象徵正直之義,齊平如稱垂和稱杆是取它象徵公平之義,因此先王很看重深衣。深衣可以作文服穿,也可以作武服穿,可以在擔任儐相時穿,也可以在治理軍隊時穿,法度完善而又儉省,是僅次於朝服和祭服的好衣服。

父母、祖父母都健在,深衣就鑲帶花紋的邊。父母健在就鑲青邊。如果是孤子,深衣就鑲白邊。在袖口、衣襟的策邊和裳的下邊鑲邊,鑲邊寬各一半寸。

~~~~~~~~~~~~~~~~~~~~~~~~~
註:在楊天宇先生撰【深衣譯註】基礎上略加改動而成。

深衣制度
深衣.gif
裁用白細布度用指尺
中指中節為寸
衣全四幅其長過肋下屬於裳
用布二幅中屈下垂前後共為四幅如今之直領衫但不裁破腋下其長過肋而屬於裳處約圍七尺二寸每幅屬裳三幅
裳交解十二幅上屬於衣其長及踝
用布六幅每幅裁為二幅一頭廣一頭狹當廣頭之半以狹頭向上而聯其縫以屬於衣其屬衣處約圍七尺二寸每三幅屬衣一幅其下邊及踝處約圍丈四尺四寸

圓袂
用布二幅各中屈之如衣之長屬於衣之左右而縫合其下以為袂其本之廣如衣之長而漸圓殺之以至袂口則其徑一尺二寸

方領
兩襟相掩衽在腋下則兩領之會自方

曲裾
用布一幅如裳之長交解裁之如裳之制但以廣頭向上布邊向外左掩其右交映垂之如燕尾狀又稍裁其內旁大半之下令漸如魚腹而末為鳥喙內向綴於裳之右旁

黑緣
緣用黑繒領表里各二寸袂口裳邊表里各一寸半袂口布外別此緣之廣

大帶
帶用白繒廣四寸夾縫之其長圍腰而結於前再繚之為兩耳乃垂其餘為紳下與裳齊以黑繒飾其紳復以五彩條廣三分約其相結之處長與紳齊

緇冠
糊紙為之武高寸許廣三寸袤四寸上為五梁廣如武之袤而長八寸跨頂前後下着於武屈其兩端各半寸自外向內而黑漆之武之兩旁半寸之上竅以受笄笄用齒骨凡白物

幅巾
用黑繒六尺許中屈之右邊就屈處為橫?左邊反屈之自?左四五寸間斜縫向左圓曲而下遂循左邊至於兩末復反所縫余繒使之向里以?當額前裹之至兩髻旁各綴一帶廣二寸長二尺自巾外過頂後相結而垂之

黑履
白絧纗純綦


選自朱子【家禮】
恢復華夏衣冠當從深衣開始

深衣的製作,有四個標準:規、矩、繩、權衡。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這些標準反映出古聖先賢製作衣裳的理論根據,也體現了五千年一脈相承的華夏文明。

深衣的使用不分貴賤貧富,上至天子,下及黎民百姓,皆為常服。在古代,文官能用,武官也能用。外面的禮服是深衣制,裡面的內衣也是深衣制。平日家居時是深衣,婚喪嫁娶時也是深衣。所以說深衣應用面最廣。

東周后,禮崩樂壞,衣冠制度很多人也不再遵守。【論語·鄉黨第十】:『非帷裳,必殺之。』朱子集注曰:『殺,去聲。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有襞積,而旁無殺縫。其餘若深衣,要半下,齊倍要,則無襞積而有殺縫矣。』孔子『必殺之』,其他人就未必『必殺之』了。從這一段我們不難看出,在孔子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人製作深衣不遵照先王之制了。雖然不遵守制度,但是人們仍然習慣於稱那種衣與裳相連的衣服為深衣。最近幾十年來,地下考古發掘出從戰國一直到明代的大量古代服裝。其中這種衣與裳相連的深衣式服裝占據最大的分量。

所以說,無論從服裝製作的理論根據上,服裝使用的普遍程度上,還是服裝發展的歷史淵源上,深衣在我們華夏衣冠當中都占據着最為重要的位置。

恢復華夏衣冠當從深衣開始,相信大家一定能夠理解。參照鄙人所作【深衣製作過程】一帖,基本上已經可以製作出比較象樣的深衣。當然,仍有一些細節尚待考證清楚。其中衣領的製作,內襟的處理最為突出。希望諸位致力於漢裝復興的同志共同努力,力求在最近幾年內讓我們祖先的服裝出現在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深衣是一種上衣下裳相連的服裝。深衣剪裁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製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於朝祭之服,下裳必裁 12 幅,以應 12 個月,符合古人對天時的崇敬,如同冕服的天玄地黃十二章(皇帝冕服,上玄衣,下纁衫,共有飾品十二章)。深衣的長度大致在足踝間。

【禮記】上說:「既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即可以擯相,又可以治軍旅。」所以深衣既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倍受人們喜愛。不分男女,不論尊卑都穿。【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深衣的用料多為麻布,領、袖、襟等部位鑲彩色邊,作為裝飾。

深衣史

深衣創始於周代,流行於戰國期間。它不同於上衣下裳,是上下衣裳連在一起的服裝,這是中國古代服裝的又一形制,即上下連屬制。其特點為:方形領、圓形袖、下擺開不開衩,『續衽鈎邊』,即將右面衣襟接長,接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以絲帶系扎。 上部合體,下部寬廣,長至踝間。領、袖和下擺的邊緣都飾有素色或繡繪滾邊。

此衣名的由來是因為穿着時能擁蔽全身,將人體掩蔽嚴實的緣故。【五經正義】中認為:『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且具體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極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諧音即為『深衣』。如在製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後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縫合,以應一年中的十二個月,這是古人崇敬天時意識的反映。採用圓袖方領,以示規矩,意為行事要合乎準則;垂直的背線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擺線以示處要公平。

深衣面料多為白布或麻布,其束腰的腰帶原先用稱作大帶或紳帶的絲帶。戰國時期,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影響,以皮帶配鈎製成帶鈎,由於其結紮便利,所以逐漸取代了絲帶。【史記】載『滿堂之坐,視鈎各異』,說明當時帶鈎的形式多樣,已普遍使用。

由於深衣式樣新穎,穿着舒適便利,且裁製簡便省工,所以很快流行開來,一直到東漢,成為社會上最盛行的服式。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無論男女,不分階層都可以穿用,正如【深衣篇】中所云:『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濱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使用範圍極其廣泛。儘管深衣魏、晉之後已不再流行,但這種上下衣裳連屬的整合式長衣對後代服裝有極大的影響。唐代的袍下加襴,及後來的質孫服、腰線襖子,包括明代的服裝,都受此影響。

深衣主要有兩種式樣,分曲裾和直裾,它流行於不同的年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一直流行曲裾深衣。特別是到了漢代,深衣已成為女性的禮服。與戰國時期比,漢代的深衣在形制上多為單層,下裳裁成12片;在外觀上,衣襟更長,纏繞層數更多,下擺增大呈喇叭狀,衣長曳地,行不露足;在穿着上,腰身通常緊裹,腰帶系扎在纏繞的衣襟末端,以防止鬆散。由於這種深衣的右衽斜領領口很低,能露出其內的裡衣衣領,因而得名為『三重衣』。其袖型有寬窄兩種,袖口都要鑲邊。

另有一種被稱為『袿衣』的服式,形似深衣,只是在其底部有衣襟曲轉纏繞而形成的上寬下窄、呈刀圭形的兩尖角,是貴婦的常服。

在秦漢時期,男子一般着袍服,是深衣的變種,同樣有曲裾袍和直裾袍。

曲裾袍是完全承襲戰國時期的深衣樣式,多見於西漢早期,至東漢時已就不流行。

直裾袍是直襟衣,也稱衤詹褕。其形制是衣長較曲裾袍為短,從領部曲斜至腋下的前襟直通於衣擺。直裾樣式出現於西漢,盛行於東漢。最初屬於便服,不能做為禮服在祭禮、朝見等重要正式場合穿用。【史記●武安侯傳】云:『衣衤詹褕入宮,不敬。』

深衣制到了魏晉南北朝,已不不被男子採用。但在婦女中一直使用,其形式與漢代早期有明顯差別。總體特徵為『上儉下豐』式。比較有代表性的服飾為『雜裾垂(上)髟(下)肖』服。服裝的的衣身比較簡單,右衽,領袖俱施邊緣,袖子寬敞肥大。服裝特點集中在表現在下擺部位。通常將下擺裁剪成三角,上寬下尖,層層相疊,並且從圍裳中伸出飄帶。由於飄帶拖得很長,走起路來牽動着下擺的尖角如燕子飛舞,故有『華帶非(上)髟(下)肖』的形容。到南北朝時,去掉了長可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二為一。

深衣和深衣制式的袍服一直到唐代,還與其他制式的服裝共為朝服和禮服,可見深衣在漢族服裝中的地位。

以上是本人根據服裝史對深衣的介紹綜合整理,如有不當和錯誤之處請大家糾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