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25|回覆: 0

[家庭教育方法] BB成長更需勤媽媽or懶媽媽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2-1-18 15: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專家簡介:劉姥姥,本名劉維雋,兒童早期教育專家,畢業於奧克蘭科技大學教育系兒童早期教育專業。現居新西蘭,出版著作【站在孩子的高度】。
  例一 吃飯滿地狼藉
  1歲多的寶寶正吃飯,手裡抓到什麼就往桌下扔什麼,不管是米飯菜糊糊還是餐巾紙。很快,地下狼藉一片。勤媽媽不停地為寶寶收拾殘局,終於累得要發脾氣了:『唉,這孩子怎麼這樣啊!』
  懶媽媽看似無動於衷:既然寶寶樂在其中,何不讓他扔個夠。於是採取不干涉政策,只在地上鋪一舊報紙,讓寶寶繼續玩他的 『投擲遊戲』。
  寶寶不但在扔東西中鍛煉了大動作能力,而且媽媽用報紙接殘渣剩飯的做法讓寶寶看在眼裡學在心裡,寶寶又多了一項生活技能。
  例二 幫媽媽洗碗
  3歲的孩子想幫媽媽洗碗,勤媽媽嫌孩子碗洗得不乾淨又浪費水,讓孩子一邊去,自己很快洗好了碗。懶媽媽放手讓孩子做事,等孩子洗碗結束,媽媽表揚孩子:『真勤快,會幫媽媽做事情了!』等孩子不在跟前時,媽媽再將碗重新洗好。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在洗碗這件事情中發展體能,變得勤快,而媽媽趁孩子不在時再重新洗碗是為了不打擊孩子洗碗的熱情,也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要知道,自信是一切能力的源泉。
  例三 一起玩牌
  五歲的孩子在與大人玩牌,輪到孩子發牌了:勤媽媽嫌孩子發牌慢,從孩子手裡拿過牌,自己噼里啪啦一發了事。
  懶媽媽『不動聲色』,耐心等待孩子發完牌,並表揚孩子『好能幹,會發牌了』。
  懶媽媽給了孩子發牌的機會,孩子鍛煉了精細動作能力,而且及時對孩子表揚,增強了孩子的樂觀和自信。
  例四 和孩子踢球
  與孩子一起踢球:球都是圓的,一滾就滾好遠,還要找回來,浪費了好多踢球的快樂時光,怎麼辦?勤媽肯定滿地撿球,懶媽則會問孩子:『怎樣讓球不滾那麼遠?咱們想一想,有什麼東東能用來踢又不會滾到草叢裡找不到?』大人和孩子分頭思考,設法尋找能踢又不滾的替代物,最後決定踢塑料盒,果然方形塑料盒不滾,而且輕巧,踢着很方便,大家玩得好盡興。這一遊戲不但鍛煉了孩子的腿腳力度,更重要的是通過尋找替代物讓孩子接受了創造性和開拓性教育。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0到3歲是教育的關鍵期,3歲前孩子大腦發育極其迅速,如果媽媽分分鐘利用好,3年就可立人,真的是『三年投入,百年受益』。3歲前沒有好孩子和壞孩子之分,只有開心的孩子和愛哭的孩子之分。
  不少媽媽一味體勤,什麼都代替孩子做,美其名曰愛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動手,卻沒想到這麼做恰恰是害了孩子,一是給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懶惰習慣;二是開發智力始於動手,不善動手的孩子影響大腦開發,形成無能無聊的人生,這是多大損失。如果媽媽一味發懶由孩子去自生自長,期盼『孩子大了就好了』,那就更糟糕,沒有好樣板孩子長不好,註定成為只有本能欲望沒有真才實學好本事的失敗人生。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