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考古網
10月17至18日,『邊疆民族考古與民族考古學論壇・2011』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本屆論壇是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共同主辦的。來自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等全國十幾家大學及科研院所的四十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參加了本屆論壇會。據悉,2007年冬在廣州召開了首屆邊疆民族考古與民族考古學論壇,本次召開的是第四屆論壇會。
『邊疆民族考古與民族考古學論壇・2011』在長沙召開
大會共分三部分。首先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麻國慶分別做開幕式致辭。第二部分為各相關機構代表做主題報告。本次論壇共有36篇報告,大多內容豐富、見解獨到、討論的地域及時代寬泛。地域上包括國內的東北、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國外的東南亞等地區;內容上涉及造紙技術、石棺葬、冶銅技術、陶器考古、婚制婚俗、體質人類學研究、性別考古、民族信仰等多方面議題;研究方法上採用民族學、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以及綜合運用各種科技方法與手段進行研究分析。
大會代表合影
婚制婚俗是本次論壇上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議題之一。來自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的許韶明先生對藏族一妻多夫制的成因進行了探討。他認為一妻多夫製作為一種婚姻形式最早是從兩河流域向東傳播至東歐,向西傳播至印度,再傳播到西藏的。至於其成因,則採用『多元論』,即認為與其所在的生態條件、歷史傳統、人口統計、經濟原因以及社會文化因素有關;性別考古是大家關注的又一話題,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的李寧利女士做了題為『墓葬遺存的「性別代碼」・以紡輪為中心的觀察』的報告。她通過研究青海柳灣墓地墓葬中出土的隨葬品,發現隨葬品中紡輪與生產工具、武器不共出的現象,並據此得出紡輪作為一種『性別密碼』,具有性別象徵意義;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的李曉岑先生以中國近10個少數民族的手工造紙調查材料為基礎,通過技術和工藝的分析,認為中國造紙術的起源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種為澆紙法造紙,一種為抄紙法造紙,從而提出了一種解釋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中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中國造紙術起源的視角;此外,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王炳華先生就羅布淖爾地區青銅時代的考古文化與吐火羅人的話題做的發言,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的王璞博士採用掃描電鏡能譜儀對新疆洋海墓地中出土的銅器進行的成分檢測分析報告,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李法軍先生對近年來東南亞地區體質人類學研究新進展作的匯報都受到了大家的熱烈關注。
代表發言與大會現場
大會最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先生作總結髮言。王先生高度評價了本次論壇所取得的成果,他認為大家論文的『點』與『面』都非常廣泛,涉及時代寬、跨度大,多數討論見解獨到,令人印象深刻。王先生對本次論壇中代表性的論文給予表揚,並對作者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地方給予指引。本次論壇發言代表中除了有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外,更有民族學的、人類學的、以及自然科學類的專家共同參與,尤其是年輕的後輩學者迭出,多學科相互交融,各種思想相互碰撞,使得整個論壇會的內容異彩紛呈,大家就感興趣的問題相互討論、暢所欲言、氣氛熱烈。這些不同學科的交融合作,將成為未來考古學的新血脈。王先生勉勵邊疆民族考古與民族考古學的從業人員,要在現有基礎上對自己要求更高一些,打好紮實的功底,為學科的進步貢獻力量。對於學科的發展,王先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擴展與回歸。考古學要借力擴展自己,要隨着時代的前進而不斷充實變化,但是回歸的出發點仍然要回到考古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員做總結髮言
本次論壇會圓滿落下帷幕,大會論文屆時將由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繫結集出版。
(作者單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聲明:本文文字圖片均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