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75|回覆: 0

讀東坡先生的一篇"高考作文"(圖)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0-8-3 09: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803351284119726.jpg

+ E$ A8 S' ]& p" Z' s% y" G

$ b" Q5 p# n: p! `4 h; ?! _
    蘇軾的著名散文【教戰守策】是一篇不折不扣的『高考作文』。這篇文章是東坡先生26歲參加『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考試時所寫的6篇『進策』中的一篇。宋朝以策論取士,制科是皇上大人特詔舉行的考試,很多時候皇帝要親自到場參與監考、閱卷。應試者根據命題所作的論文謂之『策』。【教戰守策】乃是蘇軾『系列應試作文』中最具影響力的篇章。
4 F" I; `7 d4 k3 @9 @: {/ K. j: I2 ?" Y1 k% f
    不想去讚譽該文行文上的縱橫恣肆、閎衍浩大、揮灑自如,也不想去分析此文遣詞造句上的精簡準確、生動形象、姿態翩躚,因為對於蘇軾這樣一位飽讀詩書才氣逼人的年輕舉子來說,做到這些本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最為難能可貴的,我以為是本文的適合世用與針砭時弊。因為那可是一個專制的時代,那可是一篇要讓皇上親自過目的文字。敢在掌握着任何一個子民生殺予奪大權的皇帝面前縱論時弊,坦陳己見(且不談獲取『高分』,弄得不好連項上人頭能否保住都成問題),我不禁要為蘇軾的膽量與勇氣喝一聲彩,也為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宋仁宗的仁義與雅量獻上我的一份敬意。同時我推想,在蘇軾所處的北宋時期,在宋仁宗時代,一定有着一個至少在表面上讓人暢所欲言的輿論環境。 $ w6 y! x% r! \) P0 F1 f, Y. V& O

& E4 ^0 A+ `; s+ r2 O    北宋中葉以後,遼和西夏成為宋朝邊疆的嚴重威脅,戰爭隨時有可能爆發,然而宋朝的國力薄弱,執政者的怯於外敵和唯圖苟安,則又為歷代所罕見。對於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邊防危機,許多正視現實的文人都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和擔憂。蘇軾之父蘇洵寫出了名作【六國論】,借論史諷喻現實,抨擊朝廷的賂敵政策;又在【審敵】一文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而其實質卻只能是『殘民』。而蘇軾的【教戰守策】,正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論證賂敵息民的危害,並倡言教民習武、能戰能守、加強戰備。
0 A. _4 S( x# c+ e" j, h) {& c& b* o' n1 g) |; W. t
    文章開篇即點明時弊:『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絲毫沒有曲里拐彎,用『今乃盛世』之類的粉飾之辭先給領導一點面子;接着就是厚古薄今,追述先王不敢忘戰,批判大宋解除軍備的錯誤做法;再用喻證說明治國猶如養生,一味追求安逸於國於民均為不利;最後從正面告誡執政者,既然戰爭不可避免,就必須教民戰守,以全民皆兵之策應對外患,並藉此迫使軍隊消除日益滋長的驕橫和怨氣,提高他們的戰鬥力。
+ ~% H8 E- s5 E& y0 z
7 Q: L; {" Y, I7 N    文章不長,寥寥一千餘字(與今天的高考作文字數相仿),沒有花拳繡腿,沒有等因奉此,有的是對大宋國策的否定,有的是對當朝軍隊的譏刺,有的是對國家安危的熱切關注,有的是對國計民生的思考與建議。這樣一篇『高考作文』,考出了蘇軾不凡的才情,考出了蘇軾縝密的思維,更考出了這位年輕人正視時弊直面民瘼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和氣魄。
. ^; ~' u% ~3 d6 D6 {2 a% S
& _( m" J/ z& P) q: Z# k9 ~    反觀今天的高考作文,雖說每年高考之後優秀作文、滿分作文層出不窮,所出的作文選佳作集之類車載斗量汗牛充棟,但能與千年之前蘇軾的這篇『高考作文』相媲美的我還沒聽說過。其實這也怪不得我們的考生,先看那些高考作文題,大多都在與『人生哲學』、『生活哲理』相糾纏,你讓考生如何去思量國計民生?再看今天考生的語言環境,在學校、在家裡總要被老師、家長一遍遍洗腦,讓你學會討好閱卷老師,學會歌功頌德,學會『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你指望在如此語境下長成的孩子會在高考作文中有真情流露?有評論家認為中小學生作文是說謊的開始,誠哉斯言!更為重要的一點,今天大凡褒貶地方部門政策的話題往往都被視為『敏感話題』,文章很難發表,發個短信言論都冒着被跨省追捕的風險,考生又怎麼會口無遮攔拿自己的未來去冒險!
# l' l9 F% p( S1 d6 n! N" N' k8 e- H; C
    封建專制時代、封建科舉制度永遠不會為今人所欣賞,但透過蘇軾的這篇【教戰守策】我們卻看到了大宋時代、大宋『制科』考試以及大宋領導人宋仁宗身上的那麼一點點可愛之處。但這樣的『可愛』是不是建立在我們做人某些方面的倒退――我實在說不清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