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N, U$ r% ^2 n/ e
' n3 U% l2 V! {6 k2 y/ } 8 d f; W6 T$ I' v+ R
嚴嵩,嚴世蕃,是中國歷史上頂尖級巨貪。 # w/ Y `: |8 [" X% b% r1 c% t
$ P) Y8 }( D1 I8 K6 a 由於嚴嵩發跡太晚,一直在南京坐冷板凳多年,等到官拜武英殿大學士,入值文淵閣,受到明世宗朱厚浦賾茫已是嘉靖二十一年的事。老先生六十多歲,那時雖無到點退休一說,但上帝留給他貪污的年頭,無論怎樣抓撈,為時不是太多。於是趁早趕快,將他實在不成樣子的『短項肥體,眇一目』的兒子,提拔起來,作為膀臂。這樣,獨眼龍得以『由父任入仕。以築京師外城(功)勞,由太常卿進工部左侍郎,仍掌尚寶司事。剽悍陰賊,席父寵,招權利無厭』。(【明史】)。
t5 }4 K+ d- E3 D# |# F7 D. O* E( b2 `& ~& `4 p% r* q5 S9 ~' ~
凡貪官,皆好色之徒,算得上是一個規律。無論古今,貪必好淫,淫必生貪,這兩個人,名為父子,實是貪污同道,更是縱慾淫友。清周吉士【寄園所記】引【笑史】,記錄了幾則淫蕩的穢史。 4 L: A4 T: n: k* o
, n$ R. u' R, Y: M+ V, H 一,『嚴分宜父子溺器,皆以金銀鑄婦人,而空其中,粉面彩衣,以陰受溺。』 0 P. U1 b1 m! A4 U9 p
b5 f1 j5 p- d' \ Z+ ~
二,『嚴世番吐唾,皆美婢以口承之。方發聲,婢口已巧就,謂之香唾盂。』 / w \ ]6 j3 i4 y) g7 y
- l E8 r. [8 x0 P+ N 三,『嚴氏藉沒,郡司奉台使檄往,見榻下堆棄新白綾汗巾無數,不省其故。袖其一出,以咨眾。有知者掩口曰:「此穢巾,每與婦人合,輒棄其一,歲終數之。為淫籌焉。」』 0 _" @7 v& p) e- G! X y& x3 S
1 R) h, T$ w$ k6 D, W
因此,當代貪官的手提包里,無不裝着數粒『偉哥』,以便隨時應戰,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明代的二嚴,是中國貪污史上既貪且淫的雙打冠軍。
# W: e' x$ u( n4 e/ M6 J( X* O" \" @' p. j/ }
明代的皇帝,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這個朱厚疲成天在西苑修道煉丹,求不死之藥,連朝都不上的。只信任一個嚴嵩,因為這個大貪官,不但字寫得出色,北京醬菜店老字號『六必居』三字,就是他的『墨寶』。詩寫得瀟灑,文也寫得漂亮,尤其他最拿手的『青詞』,堪稱一絕,所謂『青詞』,就是寫在一張青色的紙上的虛無縹渺文字,然後燒給太上老君的符碇類的東西。很中世宗的意,因此受到寵幸。相比之下,如今那些附庸風雅的貪官,題詞作詩,污染環境,就太狗屎了。於是,壟斷朝政二十年,一手遮天。 & N# J' H# \9 M( c' } }
( l6 s- }2 z9 [, E
在中國,反小貪容易,反大貪難,反有背景、有後台、有高層人物支撐的巨貪更難。無論古今,凡稱之為巨貪者,第一,上面有強大的庇護,第二,手中有足夠的權力,第三,身邊有鐵杆的死黨。有了這三者,輕易是奈何他不得的。對嚴嵩而言,這三者,他不但全部具備,而且達到極致地步。第一,他有嘉靖皇帝這把大得不能再大的保護傘;第二,他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地位;第三,他有沆瀣一氣,通同作惡的兒子、幫手、死黨嚴世蕃。
- `6 N" M9 w0 Q) p! q3 k: ^1 ~0 R6 t
說實在的,在中國貪污史上,像他這樣實力雄厚,有恃無恐,為所欲為、放手大干的貪污集團,再也找不到第二份。清代的和|,上有乾隆罩着,自己位極人臣,能與之相比,但他的兒子豐紳殷德,貴為駙馬,不過一個紈絝子弟,比之嚴世蕃,其無惡不作的水平,要差得多。因此,嚴嵩六十多歲入閣,算是起步較晚的貪官,他大概沒估計到自己那條狗命,能活到八十多歲,惟恐貪齡不足,就與他那『剽悍陰賊』的兒子一起,結成死黨。二十年,賣官鬻爵,索賂求賕,聚斂無厭,苞苴盈門,搜括下天大的家私。 - L7 T1 {: I- u) v1 }% @
- }+ Z+ G0 U0 F4 s
在東方專制國家裡,貪污之風是難以禁絕的,但是,反貪污的正義潮流,不管哪朝哪代,從來是人心所向。儘管反也白反,可是,『過街耗子,人人喊打』,貪官逃脫不掉綁在恥辱柱上的命運。所以,這對父子,儘管保持二十年不敗,然而,御史諫官們的彈劾參奏,哪怕為之終身坐牢,哪怕為之掉了腦袋,也是不屈不撓,前赴後繼,同他們鬥爭了二十年。 " A' G& }4 e7 @7 Z- q; l
$ |) w: R9 i3 s; E; l& G+ u 據【明史】,『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頗護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張經、李天寵、王籩死,嵩皆有力焉。前後劾嵩、世蕃者,謝瑜、葉經、童漢臣、趙綿、王宗茂、何維柏、王曄、陳愷、厲汝進、沈練、徐學詩、楊繼盛、周鐵、吳時來、張謾⒍傳策皆被譴。經、練用他過置之死,繼盛附張經疏尾殺之。他所不悅,假遷除考察以斥者甚眾,皆未嘗有跡也。』
! C4 I& W6 ?$ v8 e) a7 E! a# K/ V! H Y
讀史至此,不禁怫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