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74|回覆: 0

[中國方言] 誰來當古漢語的"活化石"?(2)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0-9-26 13: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京報
歷史比較法釐清發展頭緒,橫向途徑導致語言變化
語言也有『演化論』

一說起『演化』,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生物的起源與變化。不過,【物種起源】的發表同樣引起了學者對語言起源和演化問題的興趣。傳統的語言學派無法接受這種新觀點。1866年,巴黎語言學協會甚至發布禁令,要求停止任何與語言起源和演化有關的討論。不過,語言學家們從19世紀便開始借用演化思路創造了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歷史比較法。語言也有着自己的『基因』,有『分化』,可以畫出『譜系』。不過要了解的是,語言和生物的演化關係複雜,既有相似點,又有着很大的區別。相比其他語言,漢語系統更為龐雜。
1 語言也能分『譜系』
傳統上,中國學者對於漢語的流變往往主要借鑑韻書、韻圖等工具,在當代,一種西方傳進的方法論影響了整個漢語語言和方言研究的方向,那就是歷史語言比較法。
歷史語言比較法自19世紀便在西方語言學界出現,它借鑑了生物學中生物進化分類的方法,認為語言類似動物的分化,有着親疏遠近的關係,通過不同語言證據的對應,可以找到它們的譜系關係。
『各種語言中爸爸、媽媽的讀音都很相似,但這是語言中很偶然的現象。歷史比較法認為,大部分的同系語言中,都有着非偶然,非系統的對應。』王弘治解釋說,比如英語裡的father和mother,其中的th在德語裡都念成d,這並非偶然,而是在一個語音系統中存在着對應的關係。歷史語言比較學的第一步就是通過語音對應關係尋找不同語言的同源詞,繼而尋找分化之前的母語。這個過程類似遺傳考古學中通過基因來尋找物種祖先。目前,通過這種方法,人們已經可以在詞源關係比較簡單的印歐語系中理出一條清晰的線,並基本假設認定,原始印歐語的來源單一,即黑海、裏海之間的地區。
這種方法還可以成為人種分化的證據。18世紀的時候,歐洲人還不知道印度人的主體人種與歐洲人有種屬上的親緣關係。後來,英國學者對梵文做了深入研究,通過比較語言學的方法,才發現梵文和古代歐洲語言有同源關係,這才對印度人種的起源有了新的看法,也出現了『印歐語系』的概念。
2 還原不代表真實
漢語研究中同樣可以用比較法。王弘治舉例說廣東話一般化為9個聲調,其調類分化如果與吳語的聲母清濁等因素一起考慮的話,就可以發現他們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廣東話中雖然消失了部分的濁音聲母,但上海話中濁聲母的字,在廣東話中卻都是聲調中的陽調,兩種方言中聲母的輕重和聲調的變化發生了對應關係。』
不過,用純粹的西方比較語言法來研究漢語方言,卻會出現問題。歐洲語言的語音對應關係較為簡單。但漢語發展過程曲折,語言互相交融方式和歐洲也不同,導致語音層次較為複雜。此外,漢語中還有大量的文白異讀現象。因此,建立在聲化模型上的歷史比較法就會遇到障礙。
目前,大多數的漢語語言學家們認為,應該把歷史比較法和中古時代的韻書、韻圖結合起來再對古語進行構擬。台灣方言學者張光宇提出,歷史語言比較法有三個版本,一個是歐洲『原版』,一個是『北美版』,另一個是以瑞典漢學家高本漢為代表的『北歐版』。『高本漢的研究方法雖然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但總體而言是有開創之功的,它給漢語研究訂了一個基本的方向。』王弘治說。
『維特根斯坦說,凡是無法說出的,就保持沉默。遠古時期語言的面貌,我們只能依據現有的資料,加上邏輯推理,在各種證據之間尋找平衡。只是「重構」,而非一模一樣的「復原」。』王弘治說。
3 傳遞不一定是縱向的
雖然古漢語的演變受歷史人文因素影響很大,但如其他任何一種語言一樣,在特定的區域或人群內部,漢語的所有方言都會自身發生演變。
語言或方言在人群中的傳遞如同『傳話遊戲』,一句話往往在傳遞數次之後變得面目全非。『這種演化最直接的體現就在年齡層次上,一開始是比較微小的變化,對整個語言的全貌不會發生根本性的影響,但這個萌芽一旦被語言使用者固化下來之後就會逐漸放大,直到形成截然不同的發音。』王弘治舉例說,在普通話中『對』應當念『dui』,但在北京尤其是北京南城地區,在表示認同、肯定的意思時,年輕人把元音發得開口度很大,類似於duai。『一開始人們都注意不到,但再這麼發展下去,這個字可能就會念成「duai」了。只不過我們現在正好處於過程中,所以還感覺不到變化。』
語言的自身演變,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對語言的學習和適應能力。物種的基因傳遞途徑單一,但兒童學習語言卻並不只是靠父母。他們的同學們或許來自五湖四海;他們也會看電視上網,處於社會群體中,因此他們的語言學習也受到了橫向影響。
社會語言學家們的工作,就是對語言內部受到種族、社會、性別等各因素影響下發生的分化和演變進行研究。有學者認為,每一個語言社群都會各自改造自己的語言系統。人的心理可能也會導致語言的演變,很多語言學老師都會提到,人的惰性是導致語言變化的一大原因。國外也有語言學家指出,人的惰性要求人在使用語言過程中儘量減少力量的損耗,傾向於採用熟悉、省力、多功能的表達形式。『人在說法中可能是存在一個省力原則,比如人們會傾向於把重音念成輕音,但同時,語言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又不斷地出現新的表現形式,本來想省力的結果可能更複雜。』汪平說,而如果完全按照省力原則來判斷語言的走向的話,可能最終會出現一個荒謬的結果,那就是所有語言都會往同一個語音系統變化,『那樣也太簡單了,是不可能發生的。』
4 兩種演化,差別很大
語言和生物的演變還是有着根本的區別。很多語言學家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因素,所以不能完全用生物學的方式來套。但一些統計學方面的研究認為語言可能的確存在選擇的能力,最近,美國心理學家發表了一項挑戰主流假設的新研究。他們發現,如同生物體可以在各自的生態位上發展出同樣的進化策略,語言也會適用學習和使用它們的社會環境。研究者通過統計分析認為,越是常見和流行的語言,越是有簡單的結構以維持生存。
此前也有相關研究認為,語言接觸造成的典型結果就是語法的簡化。『拉丁語到英語的發展是越來越簡化。』汪平說,在漢語中,上古時期的語音比較簡單,到了隋唐又多起來了,非常複雜。現代漢語中,隨着複雜社會關係也出現了很多複雜的現象,比如構詞更加複雜。『語言發展不是一條線的簡單趨勢。但總的來說,語言的發展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新知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金煜
本專題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本專題感謝:
汪平(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導)
王弘治(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
侯興泉(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漢語方言研究中心)
劉雲(對外經貿大學中文學院)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漢語史稿】,【漢語方言概要】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