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64|回覆: 0

[古代科技] 試述金代黑龍江流域的農業(2)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1-12-31 11: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史論壇
【金史】記載,金朝統治者為發展內地經濟,在滅遼侵宋過程中,將大批俘獲的漢族工匠遷入內地。天輔六年(1122年)『既定山西諸州,以上京為內地,則移其民實之。』【35】【金史】記載,『天輔七年取燕京路,二月,盡從六州氏族富強工技之民於內地』。【36】1127年,金太宗攻下汴京,將皇族大臣宮妃工技之人遷到內地為奴婢。這些被迫遷來的漢族工匠,將中原地區傳統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及農業生產方式也帶到金朝內地,經與女真人長期融合,促進了金代黑龍江流域農業生產的發展。


    三


  金代對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鐵製農業生產工具的廣泛使用,促進了松嫩平原農業生產的發展,農作物品種也日益增多。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初,『不種穀麥,只種稷子春糧。』以後農作物品種日益增多,據【金史】、【大金國志】及【三朝北盟會編】記載,農作物有小麥、粟、黍、稗、麻、菽類等;蔬菜類有蔥、蒜、韭、葵、芥、瓜等。


  農作物品種的增加,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為家畜的飼養提供了可靠條件。文獻記載,當時黑龍江流域飼養的家畜、家禽有馬、牛、羊、驢、豬、狗、貓、雞、鴨、鵝等十餘種。特別是畜牧業,黑龍江流域土質肥沃,沼澤連片,水草肥美,是得天獨厚的群牧繁殖基地。據統計,金全國群牧所『不少於二十五處』,黑龍江流域有明確記載的達『五處之多。』【37】


  隨着黑龍江流域農牧業經濟的發展,人口也大量增加。【金史・食貨志】記有上京、蒲與、速頻、曷懶、胡里改等路,猛安謀克民戶,計一十七萬六千有餘。據【金史】記載:1187年全國六百七十八萬餘戶,人口四千四百七十萬;1207年全國戶七百六十八萬有餘,人口四千五百八十餘萬,每戶約為六口。上京等五路人口總計為一百零五萬六千餘,平均每路為二十一萬餘。金政權當時規定,每戶猛安謀克『戶計其口而二三者,以官奴婢益之,使之為四口。』【38】加之從被占領區遷來內地的契丹人,奚人,漢人,每路人口也不能少於三十萬。【金史】記載,上京會寧府有三萬一千二百七十戶,如果每戶按六口計,上京路人口接近十九萬,加上遷來內地的漢人、契丹和奴婢人口,上京路人口約三十萬。【39】上京五路中有四路在今黑龍江境內,估計人口也不少於一百二十萬。
  人口的迅速增長,大量荒地必然被開墾耕種。金朝建國前,農業生產地域主要在『金源』的阿什河流域,金朝建國後,耕地面積日益擴大。在黑龍江流域各地大批鐵製農具的出土,充分反映了土地被開墾的事實。金初為擴大耕地面積將大量猛安謀克戶遷到黑龍江流域嫩江平原西部泰州屯種。天輔五年(1121年)除『摘諸猛安謀克戶民萵余……屯種於泰州』外,又將收國年間遷移到寧江州的『拾得、查端、阿里徒歡、奚撻罕等四謀克,挈家族耕具,徙於泰州』。【40】金代黑龍江流域開墾的土地面積,史無具體記載,從金代『牛具稅』及上京等五路的民戶數大體可以推算出耕地面積。『牛具稅』,即『每耒牛三頭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頃四畝有奇。』【41】由此,我們可以推算出上京等五路有牛具為四萬二千二百餘具,應受田十八萬五千六百餘頃,(金時頃為現在頃的5.66231倍)。【42】即上京五路猛安謀克戶受田折今制應為一百零五萬餘頃。平均每路有田為二十萬頃左右。黑龍江境內的四路墾田應為八十萬頃左右。


  金代黑龍江流域是比較富庶的。【金史】記載:『上京、蒲與、速頻、曷懶、胡里改等路……每歲收稅粟二十萬五千餘石,所支者六萬六千餘石,總其見二百四十七萬六千餘石……此地收多支少,可不設置【43】『賑濟』荒年的『常平倉。』可見,金代黑龍江地區糧食總產較多,為金朝財政經濟提供了充足的來源。


  綜上所述,金代黑龍江流域的農業生產是相當發達的。由於金朝對金源內地的重視,金太祖及其之後的每位皇帝都把發展農業作為治國之本,因而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隨着人口增長,大片荒地被開墾種植。綜觀金朝統治的一百餘年間,黑龍江流域是歷史上農業大發展時期,最高時人口達一百二十萬,開墾土地達八十萬頃左右,種植作物十多種,飼養家畜家禽十餘種。可以說黑龍江流域是金代最富庶的區域之一,在金代經濟發展中起了極其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三朝北盟會編】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1版,第127頁。


  【2】【金史】卷1【本紀・世紀】,中華書局1975年7月1版,第3頁。


  【3】【5】【大金國志校證】,中華書局,1986年7月1版,第3頁、11頁。

  【4】【金史】卷73【阿離合懣傳】第1672頁。


  【6】【8】【13】【14】【15】【16】【金史】卷2【本紀・太祖】第27頁、35頁、39頁、40頁、41頁。


  【7】【9】【10】【29】【30】【38】【金史】卷3【本紀・太宗】第50頁、56頁、57頁、63頁。


  【11】【27】【35】【36】【40】【金史】卷46【食貨志一】第1032頁、1033頁、1034頁。


  【12】【17】【18】【26】【28】【41】【金史】卷47【食貨志二】第1050頁、1056頁、1057頁、1062頁、1063頁。


  【19】【金史】卷4【本紀・熙宗】,第72頁。


  【20】【大金集禮】卷4【追加諡號】下,中華書局1985年5月1版,第55頁。


  【21】【金史】卷105【范拱傳】第2313頁。


  【22】【金史】卷6【本紀・世宗】第141頁。


  【23】景愛:【烏裕爾河上游的金代遺址】,載【東北亞歷史與文化】,遼瀋書社1991年12月1版,第516頁。


  【24】【宣和乙巳奉使行程錄】載【三朝北盟會編】,卷20第144頁。


  【2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222頁。


  【3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1版,第159頁、223頁。


  【32】【肇東縣八里城清理簡報】、【考古】,1960年第2期,第40頁。


  【33】【歷史的見證】黑河地區文物普查文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8年4月1版,第15頁。


  【34】【黑龍江阿城縣小嶺地區金代冶鐵遺址】,【考古】,1965年第3期,第124~126頁。


  【37】張英【略述金代畜牧業】,【求是學刊】,1983年第2期,載【東北古代科技論文匯編】第294頁。


  【39】干志耿【探賾索隱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1版,第209頁。


  【42】【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梁方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版,第465頁。


  【43】【金史】卷50【食貨志五】第1121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