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7|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的稻作技術(1)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0-7-7 09: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稻作史】
一、稻田的種類   
元・王禎【農書】的【農器圖譜】田制門將田地分為九類:井田、區田、圃田、圍田、櫃田、架田、梯田、塗田和沙田。清・吳邦慶【澤農要錄】田制第二將井田刪去,分為八類。這八類中區田是豐產抗旱式的田塊,不能視為一種田地的種類,圃田專指種植蔬菜的田地,同水稻種植有關的是圍田、櫃田、架田、梯田、塗田和沙田這六類,現分述如下。   

(一)圍田及圩田  圍田(圖4―1)及圩田是兩個含義相似又有區別的稱謂。它是古代人民治水營田的產物,以後又成為向水面要田,擴大耕地面積的措施。南宋楊萬里說:『圩者,圍也;內以圍田,外以圍水。蓋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門,每門疏港以溉田,故有豐年而無水患。』①這個解釋是把圍田同圩田視為同一事物。王禎說:『圍田,築土作圍,以繞田也。蓋江淮之間,地多藪澤,或瀕水,不時{沒,妨於耕種。其有力之家,度視地形,築土作堤,環而不斷,內容頃畝千百,皆為稼地。……復有圩田,謂疊為圩岸,擴護外水,與此相類,雖有水旱,皆可救御。』②王禎並沒有解釋清楚。繆啟愉指出③,單純就築堤圍田來說,圍田和圩田沒有兩樣。但從歷史發展階段來看,築堤圍田是比較低級的和自發性的,圩田是有系統規劃布局的灌溉系統,在大片平原上開發建成的田制結構,圍田則是侵占湖河水面為田,對水利系統有障礙破壞作用。   
――――――――   
①楊萬里:【誠齋集】卷三十二,圩丁詞十解。   
②王禎。【農書】農器圖譜,田制門。   
③繆啟愉:【太湖地區的塘埔圩田的形成和發展】,【中國農史】,l982年節第l期。
太湖地區的圍田,大約起源於春秋末期、戰國至秦,漸有發展,至漢又有進一步拓展。早期的圍墾,因水面大,下游泄水通暢,問題不大,糧食增產則顯著。隨着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激增,人們加緊圍湖墾田,使圍田和蓄洪排澇發生矛盾。為了解決洪澇問題,圍田必須與開挖塘浦同時並舉,從而逐漸形成了橫塘縱浦之閭,圍圩棋布的塘浦圩田系統①。這種系統嚴密的塘浦      
――――――――   
①  繆啟愉:【太湖地區的塘埔圩田的形成和發展】,【中國農史】,1982年第l期。   
圩田系統以吳越國時期最為完整和鞏固,影響也很深遠。據宋・范仲淹的描述:『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①楊萬里描述皖東圩田的景色:『上通建德下當塗,千里江湖繚一圩;本是陽侯水精國,天公敕賜上農夫。』又:『南望雙峰抹綠明,一峰起立一峰橫,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見帷!彼描寫圩田水稻豐收的景象是:『周遭圩岸繚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行到秋苗初熟處,翠茸錦上織黃雲。』②據【宋會要輯稿】的記載,宋代太平州當塗、蕪湖兩縣的田地,十之八九都是圩田,圩岸連接長達四百八十餘里。宋淳熙三年(1176),太湖周圍的圩田,多達1498所。這樣擴大了的水田,對於稻米增產自然起了很大作用,使太湖地區獲得了魚米之鄉的美稱。歷史上的圩田系統已不可復見,清朝的浙北烏程縣【南潯鎮志】中保留有全鎮圩田的分布名稱。大型圩田由於年年挑運河泥,使靠近圩岸的田面升高,處於圩中心的田面相對降低,遇到大水,成為全圩的低洼集水地,為此,必須進行開溝,將大圩切割為由十字形或`字形水道組成的小圩,形成由水路網組成的水田群,每塊田約二至三畝。   
總的看,歷史上的圩田自宋以後,由於盲目侵占河湖圈墾,除太湖外,明清時期圍湖墾田在洞庭湖、鄱陽湖也大量發展,使河湖蓄水量能力減退,造成水旱災害發生次數加密,又因統治階級只關心漕運,不顧蓄泄的根本大計,不惜毀去堰閘,破壞圩田塘浦系統的合理結構,以至留下了嚴重的水利失控問題。   
――――――――   
①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答手詔條陳十事。   
②  楊萬里:【誠齋集】卷三十二,詩,江東集。   
(二)櫃田  櫃田(圖4―2)又名壩田,是規模較小的圍田,形狀如長方形之櫃,故名。王禎農器圖譜對櫃田解釋得很清楚:『櫃田,築土護田,似圍而小,四面俱置穴,如櫃形制。順置田段,便於耕蒔。若遇水荒,田制既小,堅築高竣,外水難入,內水則車之易涸。淺浸處宜種黃c稻。如水過,澤草自生,糝稗可收。高涸處亦宜陸種諸物,皆可濟飢。此救水荒之上法。"王禎所寫櫃田的詩也很生動:『江邊有田以櫃稱,四起封圍皆力成,有時捲地風濤生,外御沖盪為嚴城。大至連頃或百畝,內少塍埂殊寬平。牛犁展用易為力,不妨陸耕及水耕。』   
(三)架田  架田(圖4―3)又名葑田。王禎說:『架田,架猶筏也,亦名葑田。』葑是菰的地下根莖,菰即今天所稱的茭自,但古代的茭白是食用其籽實,不食其莖(即茭白),稱菰米。凡沼澤地水涸以後,原先生長的菰,水生類的根莖殘留甚為厚密,稱為葑。有關葑田的最早記載,據李惠林考證①,首先見於晉・郭璞的【江      
――――――――   
①李惠林:【中國農業浮田的起源與歷史】,【農史研究】1985年,第六輯,范楚玉譯。   



賦】中:『標之以翠[,泛之以游菰。播匪藝之芒種,挺自然之嘉蔬。鱗被菱荷,攢布水z。翹莖瀵蕊,濯穎散裹。隨風猗萎……』生動地形容葑田在水面上和菱、荷等水生植物隨着水波和微風飄浮的景象。詩中的『游菰』指葑泥所鋪的木筏,芒種和嘉蔬都是古代稻的代稱。唐・秦系【題鏡湖野老所居】詩:『樹喧巢鳥出,路細葑田移。』鏡湖在浙江紹興。又元稹【和樂天十八韻】詩:『柳條黃大帶,茭葑綠文茵。"(【全唐詩】六函九冊)是唐朝仍有葑田的記錄。南宋陳輟杜┦欏誹岬劍骸叭羯釧藪澤,則有葑田,以木縛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種藝之。其木架田丘,隨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溺。【周禮】所謂「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是也。』可見葑田的取名是就其種植所用的泥土來自葑泥而言,而架田的取名則就其結構系木筏而言。陳暌【周禮】的『澤草所生,種之芒種』,似乎表明古代中國早有在涸竭的澤草地上種植水稻的經驗,而架田則是把它移植到木筏上進行種植,既不必灌水又不怕水淹。實在是一種巧思,其原理並和現代的水培法相同。據李惠林的介紹①,現在墨西哥城附近的Aztecs地方也有一種類似架田的『浮田』,用蘆葦做成筏子,上面種植蔬菜和玉米,當地稱為Chinapas,新舊大陸相隔重洋,竟有同樣的架田。浮田又名Chinapas,這個稱呼更值得玩味。阿茲台克人(Aztecs)是墨西哥的印地安人,他們自古有種植浮田的傳統,因而一些學者認為是起源於中美洲的特有創造。可是恰恰與中國的架田相同,這表明在哥倫布l492年發現美洲大陸以前,亞洲和美洲早已發生文化上的交流,值得進一步研究。葑田不限於華中,在南方也有,如雲南稱為『海f』,因雲南稱大湖為『海』,稱竹筏為f。海f也就是湖上的竹筏⑦。   
南宋詩人陸游在攜家赴四川的【入蜀記】中提到他在湖北省東南的富池附近江面上看見一個木筏:『十四日曉,雨,過一小石山,自頂直削去半,與餘姚江濱之蜀山絕相類。拋大江,遇一木筏,廣十餘丈,長五十餘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雞犬、臼碓皆具,中為阡陌相往來。亦有神祠,素所未G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於筏上鋪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復能入峽,但行大江而已。』③葑田雖盛行於宋代,後世也還有採用,明清農書中仍有記述,現代珠江口外和西江上游城市附近也有少數架田,但系種植水生蔬菜的④。   
――――――――   
  ①  李惠林:【中國農業浮田的起源與歷史】,【農史研究】,1985年第六輯,范楚玉澤。      
  ②  明・楊慎:【丹鉛續錄】。   
  ⑨  陸游:【渭南文集】卷四十六,入蜀記第四。     
④  石聲漢:【中國農業遺產要略】,1981。   
(四)梯田  梯田(圖4―4)是一個較為通行的書面語,各地方言不同,梯田也有不同的稱呼,據梁家勉考證,四川湖南等省有稱為『Y田』的,粵北和贛東有稱為『排田』的。古書也有別稱為『㽪田』、『雷鳴田』、『山田』,『岩田』的①。   
就『梯田"而言,最早見於宋・范誠大的【驂鸞錄】(1172年)。『袁州(今江西宜春)仰山嶺阪之間皆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曰梯田。』田的名稱稍早於范誠大。約l148年(葉廷【海錄碎事】卷17)。山田的稱呼則見於唐・劉恂的【嶺表錄異】。梯田的起源還可以不斷追溯。梁家勉認為【詩・小雅・正月】中的『瞻彼阪田,有苑其特』,阪田為原始型梯田,但和山坡耕地怎樣相區別,未曾說明。   
――――――――   
①  梁家勉:【中國梯田的出現及其發展】,【農史研究】,l983年第l期,農業出版社。   
為了擴大耕地,向山區要田就是梯田,向水面要田就是圍田。正如王禎所說:『蓋田盡而地,地盡而山,山多佃民,必求墾佃,猶勝不稼,其人力所致,雨露所養,不無少獲。』梯田到宋代發展得特別普遍,記述也多,是與經濟重心南移,人口激增有關。『果州、合州(今四川合川)等無平田,農人於山壠起伏間為防,瀦雨水,用植粳糯,謂之磴田,俗名「雷鳴田」,蓋言待雷雨而後有水也。戎州(今宜賓)亦有之』①。這裡所說的雷鳴田,同東南亞的rainfed field取義相同,種植粳糯稻說明梯田之高。浙江南部的馮公嶺梯田,詩人形容為:『百級山田帶雨耕,驅牛扶犁半空行。"②福建泉州的梯田:『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猶力耕。』③這些都形容梯田之高。   
在山區發展梯田無非解決口糧問題,但要付出很大的毀壞森林和水土流失的代價,並不能提高山區農民的生活水平。在封建小農經濟的條件下,不可能發展山區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加工等手段,開發梯田成為歷史的必然結果。   
――――――――   
①  南宋・葉廷:【海錄碎事】卷17。   
②  南宋・樓鑰(12~l3世紀)。【攻集】,詠馮公嶺詩。   
③  北宋・方勺(1066~?)。【泊宅編】卷3。   
(五)塗田及淤田  塗田(圖4―5)不同於梯田及圍田,它是向海要田,把海潮攜帶泥沙所淤積的塗泥,原來是鹽分很重,不能種植的,加以淡化成為良田,是一種積極的擴大耕地、改良鹽鹼土的有利措施。塗田的開發利用,起源甚早。正如王禎所指出;『【書】云,「淮海唯揚州,厥土惟塗泥」。大抵水種皆須塗泥。然瀕海之地,復有此等田法。其潮水所泛,沙泥積於島嶼,或墊溺盤曲,其頃畝多少不等,上有咸草叢生,候有潮來,漸惹塗泥。初種水稗,斥鹵既盡,可為稼田,所謂「瀉斥鹵兮生稻粱」。沿邊海岸築壁,或樹立樁橛,以抵潮泛。團邊開溝,以注雨潦,旱則灌溉,謂之「甜水溝」。其稼收比常田,利可十倍,民多以為永業。』王禎這段話把塗田的成因,利用過程,先種耐鹽的水稗,再種水稻,立樁築壁防潮和開溝蓄淡水灌溉等都說清楚了。   
王禎引『書雲淮海揚州厥土唯塗泥』只是從文獻的最早記述而言,其實南方從粵閩到浙,沿海的塗田也早已利用,固不限於淮海揚州,雖然揚州在古代泛指東南沿海,究嫌詳北而略南。南方的塗田利用以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敘述最為詳細。該書引【廣州記】云:『交趾有駱田,仰潮水上下,是名雒田,其禾耐風旱而早實。』駱田是以種姓名田,當是塗田之一種。該書又提到番禺諸鄉的一種『大禾田『(塗田的水稻品種名大禾),在收穫以後『則以海水淋稈燒鹽』。又提到一種名『潮田』的:『嶺北多火耕,嶺南多水耨,水耨者,地苦b滷水咸,大禾難育,故必天雨水淡,乃多稼而米粒丹。』又說:『山田兩熟者,以水淡;潮田一熟者,以水咸,咸生於潮。』這些記述表明,在嶺南的氣溫條件雖然允許一年兩熟以上,但潮田因水咸不能克服,只能一年一熟。而且所種的水稻並非通常的品種,乃是一種特別耐鹽鹹的紅米品種,名大禾。      
淤田的成因,王禎解釋是:『又中土大河之側,及淮灣水匯之地,與所在陂澤之曲,凡潢汗洄互,壅積泥滓,水退皆成淤灘,亦可種藝。秋後泥干地裂,布掃麥種於上,此所謂淤田之效也。』最後指出:『夫塗田、淤田,各因潮漲而成,以地法觀之,雖若不同,其收穫之利則無異也。』   
(六)沙田  [沙田](圖4―6)在王禎【農器圖譜】中也解釋得很清楚:『沙田,南方江淮間沙淤之田也。或濱大江,或峙中洲,四圍蘆葦駢密,以護堤岸。其地常潤澤,可保豐熟,普為塍埂,可種稻秫,間為聚落,可藝桑麻。或中貫潮溝,旱則頻溉;或傍繞大港,澇則淺水;所以無水旱之憂,故勝他田也。』所謂沙淤之田,是因為江水從上游沖瀉而下的途中,水流向江岸沖刷的一邊,造成『坍江』,另一邊水流緩慢前進,則沙泥因重力而沉積,便漲露於水面,可闢為沙田。大的沙田發展成聚落。如果江水從沙洲中貫穿而過,便一分為二,仍有灌溉之利。沙田因系沙泥漲積而成,又可因江水流向而改變,所以很難有固定的面積。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梁俊彥請稅沙田,以助軍餉。宰相葉J奏曰:『沙田者,乃江濱出沒之地,水激於東,則沙漲於西,水激於西,則沙復漲於東。百姓隨沙漲之東西而田焉,是未可以為常也。』於是作罷。圖4―6所繪的沙田,位於江濱,面積較大,已形成為聚落了。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