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經濟網
唐 顏真卿【爭座位帖】拓片
唐代以前,無論使用簡牘、縑(jiān)帛,還是紙張,文字的複製都以手工抄寫方式進行。顯然,這種複製方式費時費功,且錯訛難免,書籍抄本的數量也非常有限,嚴重製約着信息的傳播。這一現象直到印刷術的誕生才得以根本解決。
與很多古代發明一樣,印刷術的誕生也源自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究其源頭,可能與拓印等簡單操作有關。中國古代很早就已使用印章,印章上的文字分為陰文和陽文兩種形式,將其醮上顏料,按壓在紙張上,就能顯出文字的輪廓。印章可以多次重複按蓋,從而達到複製印章文字的目的。其中,陽文印章的印製原理與雕版印刷基本相同。
東漢以來,碑刻流行,其中不乏上乘的書法作品。為複製這些碑刻文字,人們發明了捶拓技術。捶拓碑刻文字時,首先將薄紙浸濕,平鋪於碑刻文字之上。用軟刷將紙刷勻,輕輕捶打使其緊貼碑面。最後,用細布拓包,醮以墨汁,於紙上輕輕拓刷。因碑刻文字都為陰文,紙張揭下後,文字處因凹陷而不着墨,成為一張黑底白字的複製品,稱為拓片。捶拓過程與後來的雕版印刷操作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碑刻為陰文而雕版為陽文。
然而,一項新技術的誕生不僅僅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還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背景密切相關。魏晉南北朝時期(220―581),造紙技術進一步發展,紙張已全面取代簡帛成為主要書寫載體。同時,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佛教發展的第一個高峰,佛教的迅速傳播使得佛經的需求量激增,手抄複製的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重新實現統一的隋唐時期(581―907),經濟發展,國力昌盛,佛教繼續興盛,中國古代印刷術誕生於這一時期也就非常順理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