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重慶晚報
『風騷』一詞,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比較褒義的,形容一個人在某一領域取得了非常獨樹一幟的成就,比如:『獨領風騷』等;另一個詞義則是有些負面的,形容一個人(通常指女性)在行為舉止方面不夠檢點,在性傾向的表達方面不夠含蓄。『風騷』的後一種涵義的來源於對一種疾病的描述。
『騷』作為一種病名存世的文獻最早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其中多J魚,其音如叱,食之不騷。』近代的很多出土文獻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解答,如:睡虎地秦簡中曾記載:『諸侯不治騷馬,騷馬蟲皆麗橫厄……』這裡的『騷馬』指的是患騷病的馬,而騷馬蟲就是騷病的病原體,其實就是疥蟲,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疥瘡。關於騷病是疥瘡的這一解釋在張家山出土的漢簡中有更明確地記載:『身病癢,膿出,為騷。』騷為疥瘡,其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癢,後來,騷字的這一含義逐漸被『瘙、搔』所代替,出現了『瘙癢』等詞彙,而作為本詞的『騷』與癢的關係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
『騷』就是疥瘡,就是身上發癢,而『風』與癢的關係就比較明顯了,現代漢語中仍然有『風疹』這一詞彙。風與騷作為疾病都有一種癢的症狀,人癢了就忍不住要動手抓,一動手抓就會出現搔首弄姿、擠眉弄眼等效果,自然看起來就不太正經,因為古人是非常強調人的姿態的,講究人的坐、立都要穩重,不能亂動,而亂動之人不符合傳統的禮數,漸漸地人們就將『風』、『騷』之人抓痒痒時的肢體語言與人的『作風』聯繫起來,於是『風騷』便有了俗語中的後一種涵義。『風騷』就是一種性衝動的表達,其來源於癢,其實也的確是一種內心深處的癢,不然怎會有所謂『七年之癢』的說法呢?(雲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