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zh5000 東漢的政治組織與西漢基本相同,而稍有損益。光武帝即位後,為緊縮開支而裁減官僚機構,減少官員名額,每年節省俸錢開支以億萬計。
東漢的中央政府,還是以三公九卿組織而成的。但在新皇帝即位之時,則以太傅或太尉錄尚書事,總攬政務。光武躬政,以尚書台總領紀綱,職無不統。御史台也合併在少府下面。侍中在西漢本是加官,到東漢設立侍中寺,獻帝時給事黃門也併入侍中寺,成為少府下面的一個機構。
西漢時,有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上公,而東漢則僅有太傅一人,也稱上公。【東漢會要・職官一】云:『太傅,上公一人。原注說:掌以善導,無常職。』光武帝以卓茂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戶,賜几杖車馬。此後,每當新皇帝即位,輒置太傅錄尚書事,總攬朝政。錄尚書事這一官稱創始於西漢,武帝曾以張子孺為錄尚書事。東漢時趙熹、鄧彪、張禹、馮石、馮魴、桓焉、趙浚等均任錄尚書事,死即除其官。漢靈帝時,以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被殺後,又以胡廣繼任,這是例外。東漢末,董卓曾在長安自尊為太師,位在太傅之上,但死後即除其官稱。太傅有屬吏,據【漢官】記載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掾屬24人,令史、御屬22人。
上公之下是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光武帝初即位,置大司馬,至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才改大司馬為太尉。【後漢書・百官一】載:『太尉,公一人。原注曰:掌四方兵事功課,歲盡即奏其殿最(最,表示政績優異,殿,表示政績下等)而行賞罰。』凡國家有大事,即與司徒、司空共同商議。牟融、徐防均以太尉錄尚書事,與太傅參決政事。這說明太尉除主兵政外,也兼管民政。太尉分領太常、衛尉、光錄三卿。其屬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總管各曹事務。諸曹掾、史、屬24人。在諸曹中,西曹主府中官吏的任用;東曹主二千石的遷轉和任用;戶曹主管民戶、祠祀、農桑;奏曹主管奏議;辭曹主管辭訟;法曹主管郵驛日程期限;尉曹主管卒徒轉運事;賊曹主管盜賊;決曹主管刑法;兵曹主管兵事;金曹主管貨幣、鹽鐵;倉曹主管倉谷。此外,還有黃閣,主簿錄省眾事,為閣下諸吏之長。又有令史及御屬23人,閣下令史掌管儀仗執事;記室令史掌管上章表報書記;門令史主管府門。其餘令史掌管各曹文書。
光武即位,初置大司徒,【漢官儀】說:『王莽時,議以漢無司徒官,故定三公之號曰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世祖即位,因而不改。』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去『大』,稱司徒。【後漢書・百官一】載:『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孝民孝悌、遜順、謙儉、養生送死之事,則議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若國家有大事,即與太尉、司空共同商議。司徒主人,掌教化,分領太僕、鴻臚、廷尉三卿。屬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掾屬31人(【漢官目錄】作30人,此據【後漢書・百官一】),令史及御屬31人。光武帝即位,依武帝故事,置司直,居丞相府,助督錄諸州,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省置。漢獻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復置司直,但不隸屬司徒,掌督中都官,不領諸州事。
司空,公1人。光武即位置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為『司空』。【後漢書・百官一】云:『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國有大事,則與太尉。司徒共商議。司空主地,分領宗正、少府、司農三卿。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司空為御史大夫,職如司空,不領侍御史。其屬吏有長史1人、掾屬29人、令史及御屬42人。
東漢初年,征拜三公多是知名經師,當時皇帝勤於政事,好明察,僅以尚書協助自己處理政務,不以實權交給三公。並且對僅有考課任務的三公,還課其殿最,往往以小過而免退之。例如宋弘為大司空,在位五年,因考核上黨太守無所依據而坐免官。伏湛行大司徒事,以冬祭高廟,因河南尹與司隸校尉在廟中爭論,而湛不舉奏,坐免官。趙熹為太尉,明帝永元三年(公元60年),以考核中山相薛修事不實,坐免官。馮魴為司空,永平四年(公元61年)以考核隴西太守鄧融事,聽任奸吏所為,坐免官。更有甚者,至於詰責誅斥,例如韓歆為司徒,因好直言,無所隱諱,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歸鄉里,並下詔責之。韓歆惶恐不安,與其子嬰皆自殺。其後歐陽歙、戴涉為大司徒,皆以罪下獄死。
西漢時,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卿。光武即位,沿西漢舊制,也置九卿。其所職掌,也與西漢略同,只是機構的裁併,屬官的精簡,有異於前。此外,東漢的九卿,分別隸屬於三公。【通考・職官考】說:
太常、光祿勛、衛尉三卿,K太尉所部;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K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K司空所部。
東漢九卿之長均加『卿』字,其秩皆中二千石。此外,東漢九卿與西漢不同者還有:
(一)『光祿勛』設中郎將(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東漢末還有東、北、西、南中郎將)。
(二)『少府』設尚書令一人(秩千石)、尚書僕射一人(秩六百石)、尚書6人(秩六百石)。『尚書』在西漢成帝時,初分四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一說五曹,多一個三公曹),東漢初分為六曹:改常侍曹為吏曹,又把主客曹分為『南主客曹』與『北主客曹』。『尚書』又設左右丞2人(秩四百石),【後漢書・百官三】載:『掌錄文書期會,左丞主吏民章報及騶伯史。右丞假署印綬,及紙筆墨諸財用庫藏』;侍郎36人,每曹6人(秩四百石),掌作文書起草;令史18人,每曹3人(秩二百石),後增劇曹3人,合為21人。可見尚書組織之龐大。
從表面上看,東漢的中央職權,似乎是三公、九卿在行使,其實並不如此,實際的權力掌握在尚書台手中,所謂『三公』只不過是充當傀儡而已,雖然他們分管了九卿,但都不能發號施令。【後漢書・仲長統傳・法誡篇】說:
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政歸台閣(即尚書台),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東漢中央官制與西漢官制最突出的區別,就在於尚書台的組織。尚書之官稱創始於秦代。不過在秦時,所謂尚書,只是少府的屬吏,其任務僅僅主管在朝中傳達詔令,當時皆以文人為之,至漢武帝改尚書為中書,以宦官任之。成帝時,再恢復尚書舊名,尚書的由來雖然已久,但至西漢末,在中央政府中並不重要,只不過是宮廷收發而已,地位極低。至東漢光武帝,為了推行絕對的獨裁政治,對於自己欽命的三公,也不信任,把國家的大權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中。為了處理政務,那些侍從左右的尚書,便是他最好的助手。自此以後,尚書的權威日益高漲。【通考・職官考】云:
至後漢,則(尚書)為優重,出納王命,敷奏萬機,蓋政令之所由宣,選舉之所由定,罪賞之所由正,斯乃文
昌天府,眾務淵藪,內外所折衷,遠近所稟仰。非常清楚,所謂尚書台,就是皇帝宮廷的辦公廳。這是實現中央集權政治一種必要的政治機構。因而宮廷的辦公室就取代了中央政府,而皇帝的侍從也就一躍而居於三公之上。於是,尚書就由事務官變為政務官了。因為尚書事權極重,所以當時稱之為『政歸台閣』。所謂『台閣』,就是指宮廷辦事處的意思。
尚書台的組織系統如下
除三公、九卿、尚書台以外,東漢又有各級將軍,也是中央要員,【後漢書・百官志一】云:
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
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在三公之下。前、後、左、右將軍,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東漢中期以後,太后臨朝稱制,外戚執政,常假借兵權以自重。於是,大將軍便成為中央的主要官員了,並與太傅三公合稱為五府。【通考・職官考】云:
自安帝,政理衰缺,始以嫡舅耿寶為大將軍,常在帝都。順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繼為大將軍,如三公,漢末猶在三公上。梁冀、竇武、何進皆以大將軍錄尚書事,專制朝政。將軍下設長史、司馬各1人,皆千石,從事中郎2人,六百石,職參謀政。此外,又有掾屬29人,令史及御屬31人,均在府中供職。將軍領兵的,都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每部校尉1人,比千石,掌領兵,是統率營部或某一兵種的武官。軍司馬1人,比千石,主兵。部下有曲,曲有軍侯1人,比六百石,掌監軍。曲下有屯,有屯長1人,比二百石。凡不設置校尉部的,但置軍司馬1人。又有假司馬、假侯,都是副貳之職。所屬兵員多少無定額。其餘雜號將軍,有事則置,因事命號,事已則罷。也有部曲、司馬、軍侯以領兵,也有掾、史分掌兵器與營務。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復置度遼將軍,以護南單于,因其內部時有不穩,遂為常設將軍。靈帝時設『西園八校尉』防守京都洛陽,以宦官負主要責任,開宦官統兵之惡例。東漢政府對於少數民族,也設有多種專官,如『使匈奴中郎將』、『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等。
文章來源:【歷代職官沿革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