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57|回覆: 0

[論史] 宋元時期的瘴疾與文化變遷(4)

[複製鏈接]
里人 發表於 2011-9-5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在瘴疾的治療方面,隋唐以前就有針對嶺南的風土、疾病而編撰、搜集的醫方見於著述,從流傳至今的有關醫書中可知,直到唐朝初年,瘴疾依然被分列於不同的疾病證候類別,似乎表明醫家對瘴疾的了解還很模糊。當然,六朝時有的醫家已將某些瘴病與瘧疾相比照,稱之為『山瘴瘧』,其病症與瘧疾類似,主要表現為使人『發寒熱,休作有時』,隋朝時醫家則提出『夫嶺南青草、黃茅瘴,猶如嶺北傷寒也』的說法,(註:【巢氏諸病源候總論】卷11,瘧病諸候之山瘴瘧候條;卷10,瘧病諸候之瘴氣條。又,『山瘴瘧』之稱,南朝宋陳延之【小品方】已有提及。)這說明醫家是從症狀,而非病因上來推定兩者之間的聯繫的;而且他們遵循【內經】的思想所建立的中醫理論,在面對新的氣候環境時,還不能合理地解釋瘴疾與瘧疾的關係。【素問・瘧論篇】認為:『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認為瘧疾是由於人感『六淫』之氣而產生的病症,瘴瘧則是因『山溪源嶺嶂濕毒氣』而引起的,兩者的病因不一樣,所以隋唐乃至北宋時期的醫書,譬如【外台秘要方】和【聖濟總錄】等,雖然都把瘴疾大體歸為瘧病之一類,但往往對其病因另有說明,並不將瘴疾徑直指為瘧,正好反映出這種理論的斷層。應該指出的是,王燾的【外台秘要方】卷5【瘧病・山瘴瘧方】曾摘引前代佚書【備急方】中的觀點,認為瘴與瘧實際上是同一種疾病,而且所論頗詳。(註:王燾【外台秘要方】卷5之【瘧病・山瘴瘧方】云:『備急:夫瘴與瘧,分作兩名,其實一致。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嶺南率稱為瘴,江北總號為瘧,此由方言不同,非是別有異病。然南方溫毒,此病尤甚,原其所歸,大略有四,一山溪毒氣,二風溫痰飲,三加之鬼癘,四發以熱毒,在此之中,熱毒最重。』高文鑄校注,華夏出版社,1993年,第84頁。)然而,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兩宋時的醫家似乎沒有把二者等量齊觀,如【聖濟總錄】認為:瘧疾『或本於痰,或本於瘴癘,或本於鬼神,或本於邪氣』,即瘴癘只是感染瘧疾的原因之一,瘴包含在瘧之中;而瘴同樣包括了多種疾病,在治療上也有種種不同,【聖濟總錄纂要】卷5說『閱諸方論,治瘴氣之法不一,或謂其症與傷寒相類,有在表可汗者,有在里可下者,有在膈可吐者,或以治瘧法治之者』,這說明在當時的醫家看來,兩病各自包容了對方的一部分,不能互相代替。


    或許是基於上述的認識,兩宋時的醫家對瘴疾的治療顯示出了一個提高、細化的過程。比如,蘇軾、沈括的【蘇沈良方】卷3中記載了一條治療瘴疾的方子,此方認為『瘴疾皆因脾胃實熱所致,常以涼藥解膈上壅熱,並以此藥通利,彌善;此丸本治嵐瘴及溫瘧,大效』,大概是把瘴疾看作了外感病邪化熱入里,壅滯脾胃而產生的病症,與溫瘧稍有差別。稍後唐慎微在【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卷5【水氣】中提出瘴疾是由濕所引起之疾,並可以與它病同治:『江湖間露氣成瘴,兩山夾水中氣瘧,一冷一熱相激成病症,此三疾俱是濕為,能與人作寒熱,消鑠骨肉,南土尤甚,若欲醫療,須細分析,其大略皆瘴類也,人多一概醫之,則不差也。』這樣的觀點到南宋時就不再被認為正確了,此時的醫家指出,瘴瘧病『雖是時行之疾,然老少虛實,受病有淺深,大率不同』,應當『隨症用藥,若只言瘴病,一概治之,萬一不能取效也』,(註:(宋)陳師中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卷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指南總論】為南宋許洪所撰,主要簡述藥物合和、炮製及幾十種病症、治法和用藥。)因此,醫家按照瘴病症狀的不同,將其加以細分,且對症各有療治之法。


    具體而言,南宋至元初醫家對瘴疾的看法,可從宋末元初的醫僧繼洪所編之【嶺南衛生方】中窺見大概。書中輯錄有李G【瘴瘧論】、張致遠【瘴瘧論】、王【指迷方瘴瘧論】、汪南容【治冷熱瘴瘧脈證方論】、(註:【嶺南衛生方】之『前言』疑王與汪南容同為一人,蕭[之文中雖認為此說尚待考,但亦認為『是極有可能的』。筆者曾略加考證,認為此說當可信從。)章傑【嶺表十說】、繼洪【衛生補遺回頭瘴說】、【治瘴用藥七說】、【治瘴續說】等,全書探討了嶺南瘴瘧的病因病機,在防治原則上主張重用溫法、慎用清法。此書各篇所作時間不一,如能考定其大致作成之年代,當可見出當時醫家認識上的進步。據有關資料,筆者粗略推算,李、張二文當作於南宋紹興年間,(註:李、張二人傳記分別見【宋史】卷376、377。)王的【指迷方瘴瘧論】要稍微晚出一些,然亦當寫成於周去非撰寫【嶺外代答】之前。(註:南宋初期宦遊嶺南者如范成大、周去非等人對瘴的記錄,已為人所熟知,但如果比照王氏與周氏之作,就會發現兩書中有關瘴疾的文字頗多雷同,周氏大概是在參考王氏文字的基礎上,綜合他書而作。)關於章傑【嶺表十說】的時間問題,前引蕭[之文中提到一條線索似可作參考。(註:前引蕭[之文曰:『【宋會要輯稿】卷一六四【刑法】一之三六記紹興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前廣南東路轉運判官章傑言……」,撰【嶺表十說】者或許即是其人。』)又據【嶺表十說】的內容推測,章傑可能與李G、張致遠為同時代人或稍後一點。釋繼洪為宋末元初人,然其所述,大抵踵事增華而已。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