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73|回覆: 0

[論史] 被瘟疫滅亡的明朝(1)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1-12-9 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歷史
明萬曆年間,政府的賦役越來越重。隨之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後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並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萬曆、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最後波及華北數省的大鼠疫終於在山西爆發。

    萬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同年,在太原府(治今太原)的太谷縣、忻州、苛嵐州及保德州都有大疫的記載。次年,疫情傳至遼州(治今左權),再傳至潞安府(治今長治),疫情進一步擴大。萬曆【山西通忘】卷26記載,潞安『是歲大疫,腫項善染,病者不敢問,死者不敢吊』。患者表現為腫項,傳染性極強。

    萬曆十年鼠疫傳到相鄰的河北宣府(治今宣化)地區,這裡是軍衛密集的軍事重鎮。疫情發生時,『人腫頸,一二日即死,名大頭瘟。起自西城,秋至本城,巷染戶絕。冬傳至北京,明年傳南方。』此疫不僅造成懷來衛城中的人口大量死亡,並且傳入北京。

    北京周圍地區,直到清末光緒年間當地人仍然能夠回憶:『萬曆十年四月,京師疫。通州、東安亦疫。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患大頭瘟症死者枕藉,苦傳染,雖至親不敢問吊。』『大頭瘟症』就是頸項腫大。 在疫區,死亡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0%,如真定府(治今正定)新樂縣,『萬曆十年春夏大頭瘟疫,民死者十分之四』,武強、欒城二縣的記載相同。另外,來自各地方志的資料表明,鼠疫還傳播到了山東及河南北部等地區。

    從崇禎六年(1633年)開始,華北鼠疫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流行。這次爆發地點仍是山西。一條來自山西興縣的報告說:崇禎『七年八年,興縣盜賊殺傷人民,歲饉日甚。天行瘟疫,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朝發夕死』、『一家盡死孑遺』是對鼠疫發病迅速,病死率高特點的描述。 崇禎十七年(1644年)秋天,鼠疫南傳至潞安府,順治十八年【潞安府志】卷15【紀事】記載這次疫情,『病者先於腋下股間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藥餌。雖親友不敢問吊,有闔門死絕無人收葬者』。

    山西鼠疫也向周邊省份傳播。崇禎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屬縣相繼發生大疫,如崇禎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同樣,河北地區也深受鼠疫流行之害。崇禎十三年,順德府(治今邢臺)、河間府(治今河間)和大名府(治今大名)均有大疫,並且是烈性傳染病的流行,『瘟疫傳染,人死八九』。崇禎十四年,疫情進一步發展。在大名府,『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死亡人口的比率相當高。廣平、順德、真定等府,類似的記載相當多。崇禎十四年七月,鼠疫再一次傳入了北京城。

    崇禎時人劉尚友追述北京城中的情況時說:『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亦半日死,或一家數人並死。』『疙瘩』是對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結腫大的稱呼。崇禎十六年夏秋間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約為40%甚至更多。

    北京郊區的疫情也很嚴重。在通州,『崇禎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比屋傳染,有闔家喪亡竟無收斂者』。昌平州的記載中稱為『疙疽病』,而且『見則死,至有滅門者』。又如河間府景縣,『崇禎十六年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當時北京實際已是一座恐怖的疫城。如一份清代檔案就提到崇禎十六年北京城的大疫情:『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抱陽生在【甲申朝事小計】卷6中提到崇禎十六年二月的北京城,『大疫,人鬼錯雜。薄暮人屏不行。貿易者多得紙錢,置水投之,有聲則錢,無聲則紙。甚至白日成陣,牆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則痛哭咆哮,聞有聲而逐有影』。死人太多,白天已可見城中處處鬼影,真令人毛骨悚然。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