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網絡 本文摘自:【就這樣收復台灣】,作者:張攏出版:重慶出版社
說倭寇入侵,那真是從元朝中期至明朝末年,一筆綿延了二百多年的血債。
血債的源頭還在日本,從元朝中期開始,中國正『天下一統』的時候,日本卻進入了內戰不休的『戰國時代[注: --地圖 廣義的戰國時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實際上具體時間應該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天皇』成了擺設,諸侯們割據一方相互攻打,本身又窮外帶戰亂,土匪強盜們更『放了羊』,就有大批海盜們結夥每年到中國沿海打家劫舍,這些人就是『倭寇』,他們窮凶極惡,每到一處皆大肆燒殺搶掠,到元末的時候中國也天下大亂,各處起義四起,元王朝疲於應付,海防自然也顧不上,倭寇們每次打劫也就越發『占便宜』,便宜占多了,不少日本諸侯也眼紅,紛紛組織自己麾下的正規軍來中國沿海『發財致富』,中國沿海的海盜們也紛紛與之勾結。於是從元末開始,倭寇侵擾的規模與破壞力都連年擴大,幾乎到了越演越烈的地步。
台灣自然也難倖免,台灣島位於日本列島南部,對於倭寇來說本身就是『近水樓台』,起先台灣『原住民』多,經濟比較落後,外帶元王朝在澎湖地區有『巡檢司』,經常能截擊倭寇海盜船隊,『油水少』又『風險大』,倭寇起先也就很少來。後來元末大亂,原本駐在『澎湖巡檢司』的元朝軍隊,被陸續調往內地平叛,所謂『巡檢司』早就名存實亡,此時中原內地戰亂不休,不少沿海居民紛紛遷至台灣避亂,人多了經濟也漸漸繁榮,『油水多』又『風險性』低,倭寇就漸漸來得多了。【元史】上關於倭寇第一次侵擾台灣的記錄,是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數千倭寇竄犯澎湖列島,毀棄元朝『巡檢司』在當地的要塞工事,劫掠大批錢糧揚長而去,此後倭寇對台灣的侵擾便日漸頻繁。
到了元朝末年,倭寇的『開工點』又發生了變化,此時中國北方連年戰亂外加自然災害,『搶劫利潤』大大降低,富庶的福建[注: 福建省-福建省(簡稱閩)是中國的一個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介於北緯23°33′~28°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