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5年版的【世界概觀】中的單幅中國地圖,被認為是歐洲最早的單幅中國地圖。
我們的教科書一直是把1840年的那場並不很大的戰爭定位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使我國近代史的起點,甚至落在了『新世界』的後面,這一點至少與中國和世界進入最初的『全球化』的腳步很不相符。
世界近代史開端,通常是以16世紀為起點,因為資本主義到了16世紀已成為世界性潮流。諸如,新航路開闢、殖民擴張、宗教改革的興起、尼德蘭革命等等;還有一點我以為特別重要:恰是從16世紀開始,國家和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被殖民浪潮打破,世界成為一個相互認知的整體。
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看過去,16世紀的中國不僅沒有隔絕於世界之外,剛好相反,在海洋交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
『借住』拉開了『半殖民』的序幕
西方對中國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受【馬可・波羅遊記】鼓動的。這部遊記完成於1299年,次年,也就是新世紀開年――1300年,率先在意大利出版。探索東方像一劑春藥,刺激得整個西方躁動不安。最大膽的航海家,衝出地中海,尋求繞過非洲,或一直向西,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不過,整個15世紀,西方人撞來撞去,就是撞出了『新大路』,也沒有真正進入神秘的中國。所以,一直到1502年葡萄牙出版【馬可・波羅遊記】時,其葡文版前言還在說:『想往東方的全部願望,都是來自想要前去中國。航向遙遠的印度洋,鼓動起對那片叫做SyneSerica(中國)的未知世界的嚮往,那就是要尋訪Catayo(契丹,當時歐洲人對中國的稱呼)』――在這樣痴迷的嚮往中,歐洲與中國的相遇,已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
1508年,葡萄牙人塞戈拉從里斯本率6艘船遠航滿剌加(馬六甲),國王特頒指令,要求他匯報在滿剌加的中國人的情況:『要弄清中國人的情況。他們來自哪裡?距離有多遠?到馬六甲貿易的間隔時間有多長?攜帶什麼商品?每年來往商船的數目和船的規模如何?是否在當年返回?他們在馬六甲或者其他地方是否設有商館和公司?他們是否很富有?性格怎麼樣?有沒有武器和大炮?身穿什麼服裝?身材高矮如何?此外,他們是基督徒還是異教徒?他們的國家是否強大?有幾位國王?國內有沒有摩爾人和其他不遵行其法律及不信仰其宗教的民族?如果他們不信仰基督教,他們信仰和崇拜什麼?風俗如何?國家規模以及與什麼國家接壤相鄰?』
|